城头之上,已经绝望的孔融和糜竺,被城外震天的喊杀与贼军后方骤起的巨大混乱惊动了。他们扶着垛口,难以置信地望着远方。
“那是……援军?是子义请来的援军?!”孔融声音颤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糜竺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是骑兵!好精锐的骑兵!看那旗帜……是‘张’!是‘赵’!是刘皇叔的兵马!刘皇叔来救我们了!”
他们看到,那支数量并不算特别庞大的骑兵,却展现出了毁天灭地般的战斗力。尤其是那支黑色洪流,在那个手持重戟的将领带领下,简直如同天兵下凡,不可阻挡!贼军那看似无边无际的阵型,在这三支铁骑的冲击下,竟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迅速消融、崩溃!哭喊声、惨叫声、求饶声取代了之前的喊杀声,无数的贼兵开始丢盔弃甲,像没头苍蝇一样四散奔逃。
“天不亡我北海!天不亡我北海啊!”孔融老泪纵横,激动得难以自持。他猛地转身,对身边同样看得目瞪口呆的郡将吼道:“还愣着干什么!援军已至,贼军已乱!打开城门!全军出击!与刘皇叔的援军前后夹击,歼灭此獠,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杀——!”
剧县城门轰然洞开,憋屈了许久的北海郡兵,在孔融亲自(在侍卫保护下)擂鼓助威下,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出城门,向着已经溃乱的贼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城外的战场,彻底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
太史慈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勇不可当,接连挑杀数名贼军头目,忽然瞥见不远处,赵云白马银枪,正被数十名悍贼围攻。只见赵云面色不变,长枪舞动间如梨花飘雪,点点寒星闪烁,每一次刺出都必有一名贼兵咽喉中枪倒地,动作飘逸灵动,效率高得吓人,转眼间围攻的贼兵便倒下一圈。太史慈心中暗赞:“常山赵子龙,名不虚传!”
而另一侧,张珩已经冲破了重重阻碍,看到了那面徐和的帅旗,以及旗下那个惊慌失措的身影。
“徐和!纳命来!”张珩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震得周遭贼兵耳膜生疼,动作一滞。
徐和吓得魂飞魄散,拔马就想跑。张珩岂能容他逃走?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吃痛,如同离弦之箭般窜出!玄铁重戟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一招简简单单却蕴含了无尽力量的“力劈华山”,朝着徐和当头砸下!
徐和仓皇举刀格挡。
“铛——!”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徐和手中的长刀应声而断,重戟去势不减,狠狠砸在他的头盔和肩甲之上!
“噗——!”
如同西瓜破碎,徐和连人带马被这恐怖的一击砸得血肉模糊,当场毙命!
主帅毙命,贼军最后一点抵抗的意志也彻底崩溃了。“渠帅死了!”“快跑啊!”哭喊声震天动地,数万贼军彻底失去了建制,亡命奔逃。
张珩勒住战马,玄铁重戟斜指地面,戟尖鲜血淋漓。他环顾四周,如同战神临凡。赵云率军来回冲杀,驱赶溃兵。太史慈与出城的北海郡兵合兵一处,追杀残敌。战场迅速从激烈的搏杀转向无情的追亡逐北。
当张珩、赵云、太史慈三人在溃散的贼军核心区域会合时,彼此相望,眼中皆有激赏之意。太史慈看着身旁这两位一个霸道绝伦、一个飘逸如仙的绝世猛将,再回想那三千铁骑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恐怖战力,心中唯有叹服。他终于明白,为何刘备能以织席贩履之身,短短数年间崛起于北地,有如此兄弟,如此雄兵,何愁霸业不成!
孔融在糜竺和侍卫的簇拥下,亲自迎出城来。他来到张珩、赵云、太史慈马前,不顾身份,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哽咽:“孔融,代北海全城军民,谢过张将军、赵将军救命之恩!谢过子义舍生忘死!刘皇叔高义,幽冀将士神勇,融,没齿难忘!”
张珩与赵云翻身下马,扶起孔融。张珩沉声道:“孔北海言重了。剿匪安民,匡扶汉室,乃我等本分。徐和已诛,贼众已溃,北海之围已解。”
阳光刺破战场的硝烟,照耀在遍地贼尸和跪地请降的俘虏身上,也照耀在那面依旧屹立、沾满血污的“张”字大纛旗上。铁骑营之勇武经此一役,必将随着溃兵的逃散和北海军民的传颂,震撼整个青州,名动天下!而刘备的仁义与力量,也借此机会,深深地植入了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喜欢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