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四年的初夏,本该是草木葱茏、万物竞发的时节,然而帝国东线的战火与君王骤然袭来的病痛,却如同两股突如其来的寒流,让太极宫的气氛陡然凝重,仿佛提前进入了肃杀的秋季。太液池的荷花虽已初绽,却在连日阴霾的天空下,失了往日的娇艳,平添几分倔强的孤寂。
立政殿内,药香取代了往日清雅的熏香,弥漫在空气中。伍元照褪去了鲜亮的春衫,换上一身沉静的藕荷色暗纹常服,发髻简约,未戴过多钗环,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色,却更显沉稳坚毅。她正坐在礼治病榻旁的矮凳上,手中拿着一份刚送来的奏报,轻声念给倚靠在引枕上的礼治听。太子礼弘被特许在一旁安静地习字,小脸紧绷,努力维持着镇定,但不时瞟向父皇的目光泄露了他的不安。潞王礼贤和七皇子礼显已被严令待在偏殿,由崔嬷嬷亲自看护,不得随意打扰。
【系统提示:时序进入显庆四年五月。环境状态:阴郁,气压低沉。重大危机事件叠加:“东线战事”进入关键期;“目标人物突发疾病”风险触发!宿主身心状态:高负荷运转(高度专注、强压下的极度冷静)。皇子情绪监测:太子礼弘(7岁)焦虑值升高,强自镇定;余子情绪受控。外部环境监测:高丽战场呈胶着状态;吐蕃边境异动频率增加;国内旱情持续,流民问题初显。风险等级:极高!紧急任务“危局掌控”发布:核心目标——确保目标人物健康优先恢复;维持朝政基本运转;稳定内外局势;防范任何连锁崩溃风险。要求:极限操作,精准判断,绝对冷静。】
第一节:君疾骤临,危局独擎
十日前,礼治在连续多日高强度处理军务、批阅奏章至深夜后,于一次廷议中突感眩晕,呕逆不止,冷汗淋漓,竟至无法视事,症状与去岁夏日那场急症极为相似,但来势更为凶险。太医署倾巢而出,诊断仍是“忧思劳倦过度,暑湿内侵,心脾两虚,肝阳上亢”,然此次脉象更显沉疴痼疾之象,元气损耗尤甚。
龙体骤然违和,且值此东线战事紧要关头,消息虽被严密封锁于两仪殿及立政殿核心范围,但皇帝连续不临朝,已引得朝野猜测纷纷,暗流涌动。长孙无忌等元老虽未直接发难,但其门下御史已有奏疏隐约提及“圣体攸关国本,宜静养息虑”等语,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伍元照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与魄力。她即刻以皇后身份下达严令:
1. 两仪殿、立政殿即刻转为最高戒备,由高延福率绝对可靠内侍把守,所有消息只进不出,严禁任何非必要人员靠近。
2. 太医署所有当值太医分班轮值,由院判张太医亲自制定治疗方案,药方、煎制、喂服皆由伍元照指定心腹宫女一手操办,不容丝毫差错。
3. 对外宣称陛下因处理军务劳累,需短期静养,所有奏疏由中书门下先行筛选,紧急军务及必要政务,送至立政殿,由皇后“侍疾之余,代为呈阅禀奏”,实则由伍元照先行披览,提炼要点,再以极简方式禀告病中的礼治,获取其原则性指示或干脆由其口授、伍元照代笔批复。
4. 严令东宫师傅加强对太子的教导与安抚,绝不让恐慌情绪蔓延至下一代储君。
此刻,伍元照念完一份关于漕运军粮损耗的奏报,轻声道:“陛下,此事臣妾以为,当严查押运官吏,若有贪墨,立斩不赦,以儆效尤。然当前军情紧急,不宜大规模换将,可派御史随军督粮,确保后续供给。您看……”
礼治面色苍白,靠在引枕上,双目微阖,呼吸略显急促,闻言勉强睁开眼,声音虚弱却清晰:“准……元照你所言甚是……乱世用重典,军粮事关将士性命,绝不可姑息……就按此意批红……”
“是。”伍元照应下,取过朱笔,在一张附签上工整写下处理意见,放入待发还的奏疏匣中。她的笔迹娟秀而有力,竟在刻意模仿下,与礼治平日的批阅有七八分神似,足以应对日常政务。
【系统提示:成功启动紧急预案“君王病中理政模式”。宿主临机决断力、掌控力发挥至极限。成功屏蔽外部干扰,建立安全信息通道。获得“危局独擎”积分奖励500点!目标人物生命体征监测:稳定但虚弱,需持续密切观察。政治风险暂时可控。】
第二节:前线军机,稳舵航行
东线的战报,是每日必须呈送的最紧急文书。苏定方水陆并进,已与高丽、百济联军在新罗王都金城外围展开激战,战况惨烈,胜负未分。而吐蕃方面,探马回报,其驻军于吐谷浑旧地的规模明显扩大,似有趁火打劫之意。
一份兵部加急奏报送至榻前。伍元照展开,快速浏览,眉头微蹙。奏报称,苏定方主力与敌军对峙,虽小有斩获,但敌军凭险固守,急切难下。且军中疫病渐起,粮草转运亦因雨季将至而恐生迟滞。苏定方请求朝廷速调援军,并增拨药材、粮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