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北方气候转暖,三江村的田间一片繁忙景象。村里水田较少,玉米、大豆和是这里的主要作物,而不太好吃的高粱,已经退出人们的餐桌,也就没有人再去种植。种苗期也是第一个追肥期,这个时候不能用化肥,只能用肥力比较温和的农家肥。化肥一般是在六、七月使用,那时候的作物开始快速生长。
吕建国和林利民在田埂上漫步,两家的土地已经有人在忙碌,他们聚在一起是准备商量点事。
“今年有这么多农家肥,应该会有个好收成。”林利民种了一辈子的地,对土地的感情很深。
“也多亏了老书记你啊!”吕建国感慨道:“要不是去年你力排众议,把那块场地卖老姬家,咱们村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变化。你看看今年有多少家起了新房,有多少家娶了媳妇,更别说脱农进厂的工人。这点儿农家肥,不过是最不起眼的好处了。”
“呦呵,老吕你今天这嘴是抹了蜜了。”林书记被一记马屁拍的舒坦,也打趣道:“还给你姐家找了个好女婿,是不!”
“嘿嘿!都是书记您的指挥得当,咱们村也越来越兴旺了。我估摸再有三五年,咱村就可以比划一下小康村了。”
“行了,那日子还远,就是选上了我也该退休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养殖场的事吧。”林书记止住话头,再过五年他就六十了,再好的果子都得给老吕摘了。
“我觉得应该干!”吕建国斩钉截铁的道:“咱俩也总去禾丰养殖场,你看那小猪羔子长得多快!没病没灾的还欢实。就是咱们最怕的鸡瘟,那四个大棚子,一万多只鸡,也没听得过一次。这两天第一批的小公鸡就要出栏了,才八十多天!大安老许那两个养殖场也一样。”
“那鸡怎么收,你问过子胜没有。”
“认完亲子胜和文娟就去春城了,我都没顾得上。”老吕看见书记责怪的眼神,连忙解释道:“后来我直接问的姬帮德,他说是按5块钱一只收购的。”
“这价格不高啊!咱村的土鸡也卖了不少,市场上好像卖的更贵。”
“自家养的溜达鸡要七八个月时间,大公鸡得一年。”吕建国解释道:“养殖场的公鸡母鸡品种不一样,下蛋母鸡叫啥罗曼鸡,说是产蛋高。小公鸡叫黄羽鸡,三斤左右就能出栏,主要是做烧鸡用的。”
“八十天的成本多少?我看人家喂的都是饲料。”
“我问过养殖场那几个人,都是咱们村的。他们说一天用掉500多斤饲料,也就是一只鸡平均半两左右,80多天不到三公斤。”吕建国知道林利民也是门儿清,只不过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那饲料成本就是两块多,加上种苗和防疫啥的,也就不到三块钱。”林利民也算过这个账,今天不过是和老吕验证一下。
“养鸡场有二十人,按100块的工资,人工也就五毛钱。”吕建国扒拉着手指头算账。
“一只鸡净赚一块五!五千只就是七千五,一年四茬就是三万。”两相印证,林书记心里也有了底。
“这是最不赚钱的!”吕建国又道:“禾丰养殖场大部分是小公鸡,是为了给御八珍的烧鸡供原料,只留了一个大棚养母鸡,那个更赚钱。”
“哦!这个怎么说?”
“农大的教授说:母鸡要90天左右开始产蛋,半年能产蛋120个,也就是15斤左右。现在一斤鸡蛋两块钱,那就是30块钱。淘汰后,御八珍还是5块钱收。一只鸡能吃饲料30公斤,不到25块,人工加其他的算5块,还能剩5块,一年两茬就是五万块。”
“嘶。”林利民还真没算过这个账,毕竟姬家的试验基地还没有产蛋鸡呢。
“这还没算鸡粪、猪粪这些额外的收入呢。”
“那才几个钱!”林利民白了老吕一眼,禾丰养殖场的这些农家肥给村里优惠价,按照50块钱一吨计算,可以用秸秆和猪草等青贮料顶账。
“禾丰这里有农大的教授照顾,情况肯定好,大安老许那里你问过没有?”林利民问。
“老许猴精一个,说的虚头八脑的,没一句实在话。后来我找了江秘书陪着,去现场走了走,那场面与禾丰相差不大。”
“那我就放心了。”林利民叹口气道:“之前的大集体都给我整怕了,这个养殖场再干不好,老少爷们不得戳你我的脊梁骨啊!”
“那咱们就召开个村民骨干大会,把这事定下来,反正老姬家那里都是现成的,咱们也不用费啥劲儿。”
“他家的小公鸡哪天出栏?咱们带着村委会的人去看看,毛主席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现场比咱俩红口白牙的白话有用。”
“说是周六,等山城县的谢县长来。”吕建国有子胜这个外甥姑爷在,姬家消息知道的挺多。
5月18号,谢县长带着老婆一起到了禾丰养殖场,江秘书随行。大安乡的许乡长早就在大门口等着了,见轿车停好,赶忙狗腿的帮领导拉开车门,一个劲的点头哈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