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子玉有所准备,也被五爱市场的繁荣所震惊,更别提两个小伙伴。
还没有到六点,天空没有大亮,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进出的人们把所有的通道挤得满满的,用摩肩接踵、挥汗如雨都不足以形容。商贩的叫价声,顾客的吵闹声,行人的呼喝声此起彼伏,间或参杂着叫号声、吓骂声,以及打架的嘈杂声,就像在油锅里浇了一瓢水,鼎盛又热烈。
这不是二、三十年后物资极大丰富的后世,人们的衣柜里摆满了衣服。在这时代,衣食住行中首推的“衣”,是逐渐富起来的人们脸上的第一道光,也就让这个行业成为这十年致富的风口之一。而奉天是出了山海关,东三省加蒙东这一亿多人口的总枢纽市场,是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者相加才接得住这泼天的富贵。
“等等再进吧。”子玉有些打怵,对着大哥道:“先找个地方吃早餐,等人流散散再进去逛逛。”
“那可有得等!”大哥笑道:“最起码要十点以后,周边城市的小贩都走了,只留下本地的,这里才清闲一些。”
“没事,大哥,不行咱就围着市场转转,我们也不买衣服,就是好奇,想开开眼。”王建也有些抗拒,这人流太大,弄不好都得丢了。
“是啊,这进去容易出来难,一会我俩就不进去了。”小谢也打了退堂鼓。
“那就先吃饭。”姬子栋也没有坚持,对郑元道:“元子,找个地方吃一口。”
“开车不?”郑元问。
“拉倒吧,咱们走着也比开车快。”子玉看着满街的人流,急忙下车。
“行啊,要不一会也不好停车。咱们走两步,刚才路过一个早餐摊子,我看着还不错。”姬子栋领着大家慢慢往回走。
“这附近有咱们的店么?”坐在马扎上,子玉问大哥。
“这块儿流动客太多,都是来上货的。再往前面一条街有一家店,生意还不错,一天的营业额差不多有两千。”子栋解释:“这次我想租个大点的房子,弄一个东方即白,差不多能借上这人流。”
“嗯,东方即白可以弄,多雇点人送送外卖。这些批发铺位的老板没时间做饭,会是咱们的大客户。”子玉建议:“御八珍也可以弄点猪头肉卷饼,土豆丝卷饼这类的简餐,在批发大厅里卖,弄不好也不会低于门店的销售。”
“这个倒可以试试。弄个泡沫箱子背着,或者推个小车卖。再弄点汽水、雪糕、冰棍儿啥的,生意差不了。”姬子栋眼睛一亮:“也可以在里面买两个摊位弄这个。里面挺多人都不舍得出来吃,挤来挤去的太费劲。”
“这个倒是可以,就是摊位挺贵的吧。”子玉不太了解,只是后世听说最高的时候,一个好摊位都能涨到一百多万。
“可不咋地!”郑元插嘴道:“听说去年才两千一个,今年一下就涨到了五六千,好的地方得一两万呢。”
“我去!”子玉以为要十万八万的一个,听到这价格有些心动。
“这涨的也太快了!”王建感慨:“这谁能买得起啊。”
“赶紧下手买!”子玉对大哥道:“每层楼都最少买两个,做成御八珍和东方即白都行,不过都要做简餐,里面不可能让咱们动明火。”
“啊!这也不合适啊。”姬子栋有些懵:“咱们买着床子干啥,一个个的太小了,啥也整不了。”
“哥啊!这床子一年就翻番了,还要啥自行车啊!”子玉一激动说出了上辈子的梗:“摊子能卖货,还能做广告,这就是一石三鸟!你和三哥的私房钱要是没花完,也可以投资买这个。”
“真的假的?”姬子栋有些质疑也有些动心。
“咱家的御八珍生意为啥好?是味道么!”子玉问了大哥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不是吗!”不止姬子栋有些懵圈,另外三人也有些糊涂。御八珍的味道一直是门店扩张的基础,这是几家人一致意见。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为啥咱们能开店开的这么快?一年不到就达到了一百家。”
“这味道好生意就好,回头客也多了,那就接着开呗。”姬子栋道。
“这是咱们赶上了好时候,但机会不会总让我们撞上,所以咱们要分析市场。”子玉咬着油条道:“这两年老百姓的收入多了,手头也宽绰了。最先满足的就是自己的口腹之欲,所以才舍得在吃的东西上花钱。”
“照你这么说,那昨天晚上的鹿鸣春也好吃,他家咋不火呢。”小谢问。
“老百姓想吃好的,但同时又舍不得花的太多,所以御八珍这样物美价廉的产品才会销售爆发,这也是禾丰饲料和养殖场扩张的底层逻辑。”
“那就是说咱们的猪肉批发也没啥风险了。”姬子栋反应了过来:“门店的密度也要加大,东方的分店扩张也没有风险了。”
“那和这五爱市场有啥关系?”王建不太理解。
“衣食住行四项,你觉得老百姓第二个要花钱的地方是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