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养寇自重
赵衡的目光缓缓扫过他们三人,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我今天早上吃的,是寨子里的伙食吧?就靠这剌嗓子的饼子,和这清得能养鱼的米粥,弟兄们能撑多久?三天?五天?还是十天?”
“十天之后呢?人心就散了。一个月之后呢?恐怕都不用官兵动手,为了活命,山寨内部自己就得先火并起来。”
“到时候,你还指望这些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弟兄们,为你澹台家的血海深仇去拼命吗?他们不把你这个大当家绑了去官府换粮食,就算是对得起你了!”
“你……”澹台明羽被噎得满脸通红,气得浑身发抖,却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因为赵衡说的,是血淋淋的现实。
一旦被围,粮食,就是清风寨最大的命门!
澹台明月的脸色也变得煞白,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赵衡所描绘的那个场景,让她不寒而栗。
一直沉默不语的澹台明烈,此刻的眼神终于变了。如果说之前是审视和怀疑,那么现在,他的眼中已经多了一丝凝重,一丝正视。
他挥手制止了还想强辩的弟弟,沉声看着赵衡:“这牛耳山脉连绵百里,山高林密,官府想要彻底围死,需要动用数万大军,还要耗费海量的钱粮。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北狄大军压境,那位奸相自顾不暇,绝无可能为了我们这区区数百人的山寨,如此大动干戈。”
这才是澹台明烈真正的底气所在。他算准了朝廷的窘境,也算准了地方官府的无能。
“大舅哥说得没错。”赵衡点了点头,竟然表示了赞同,“朝廷的正规军,大概率是不会来的。可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锐利,“这牛耳山,应该不止你们清风寨一个寨子吧?”
澹台明烈瞳孔微微一缩。
澹台明羽则像是找到了反击的突破口,立刻抢着说道:“当然不止!这牛耳山上大大小小的山头,还有四五个寨子。不过都是些不成气候的乌合之众,整日里只知道打劫过路客商,欺负山下村民,和我们替天行道的义军根本不是一回事!”
说到这里,他脸上又恢复了那种傲气:“除了我们清风寨,最大的一个三刀堂,也就二三百人,连我们一半的实力都不到。其他的更不用提,都是几十号人的小匪帮,我大哥要是想,随时都能把他们给平了!”
赵衡听完,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只要实力不强就行,这就给了他操作的空间。
他看着一脸不屑的澹台明羽,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表情,继续问道:“那你们又了解多少,这些寨子,是不是纯粹的山匪?”
“什么意思?”澹台明羽一愣。
澹台明月和澹台明烈也都露出了困惑的神色,不明白赵衡这话里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赵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循循善诱地问道:“你们清风寨在此立足,劫富济贫,从不骚扰百姓,甚至还会施舍粮食,在附近的名声应该不错吧?”
“那是自然!”澹台明羽挺起了胸膛。
“那其他几个寨子呢?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府为何不先去剿灭他们,反而对你们这块最难啃的骨头紧追不放?”
“这……”澹台明羽又被问住了。
是啊,按理说,官府也该是先捏软柿子才对。
赵衡看着面面相觑的三人,终于抛出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
“如果……我是说如果,其他几个寨子,本身就是官府默许,甚至是暗中扶持的呢?”
“什么?!”澹台明羽失声惊呼,“这怎么可能!官匪怎么会勾结!”
然而,站在他身旁的澹台明烈,脸色却在这一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的身体僵住了,一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赵衡没有理会澹台明羽的震惊,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澹台明烈的身上,他知道,这个男人能听懂。
“养寇自重。”
赵衡缓缓吐出四个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澹台明烈的心上。
“地方官府巴不得地界内有些匪患,这样,他们才能名正言顺地向朝廷伸手,要钱,要粮,要兵员编制。剿匪的军饷层层克扣,落入私囊;新招的兵员吃空饷,更是家常便饭。只要匪患不闹得太过,不威胁到他头上的乌纱帽,他为什么要费力去剿?”
“甚至,他还会和那些匪帮头子达成默契。你们负责闹事,我负责要钱,大家一起发财。这些山匪,就是地方官养的狗!平时放出去咬人,关键时刻,还能帮主人办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赵衡的声音很平静,却揭开了一个血淋淋的、肮脏不堪的潜规则。
澹台明月听得俏脸发白,她出身将门,虽然知道官场黑暗,却从未想过,这黑暗竟能无耻到如此地步。
“所以……”赵衡看着已经冷汗涔涔的澹台明烈,说出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推论。
“官兵碍于地势,摸不上你们清风寨的山门。那其他寨子的山匪呢?他们在这牛耳山土生土长,哪条小路能通到你们的后山,哪个悬崖可以用绳索攀爬,他们会不清楚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