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的阳光刚漫过城市天际线,顾沉舟的黑色轿车就停在了苏晚公寓楼下。苏晚拎着装满施工资料的帆布包下楼时,正看见他靠在车旁打电话,袖口依旧挽到小臂,指尖夹着一份折叠的施工队资质文件,语气简洁明了:“让周明把城建宏业近三年的项目验收报告准备好,我们中午可能要去第三家考察。”
挂了电话,他抬头看见苏晚,伸手接过她手里的包——帆布包看着不重,里面却装了三本厚厚的施工规范和两叠图纸,顾沉舟掂了掂,眉梢微挑:“带这么多资料?”
“考察施工队不能只看资质,得对照现场实际情况核对技术参数。”苏晚拉开车门坐进去,发现副驾储物格里放着一杯热咖啡,杯壁还贴着便签,写着“不加糖不加奶,温度65℃”,正是她习惯的喝法。她拿起咖啡抿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刚想说谢谢,就听见顾沉舟发动车子时开口:“昨晚让助理查了第一家备选队‘恒通建设’,他们去年做过城东的科技园区项目,工期和质量评分都不错,但上周有工人投诉安全防护不到位,我们重点查这个。”
苏晚点头,从包里翻出恒通建设的资料册:“我看了他们的技术方案,提到外墙装配式施工的误差控制在2mm内,一会儿去工地得现场量一下他们正在施工的墙体,看看实际能不能达到。”
车子穿过早高峰的车流,四十分钟后抵达恒通建设的在建工地。门口的保安核对过预约信息,递来两顶安全帽,顾沉舟接过,先帮苏晚把帽带调整好,指尖碰到她耳后的头发时,动作顿了半秒,又很快收回手:“工地地面不平,跟着我走。”
工地里的塔吊正在转运钢筋,地面铺着防尘网,几名工人戴着安全帽在绑扎梁柱钢筋。恒通建设的项目经理王总早已在项目部等候,见他们来,立刻迎上来:“顾总,苏工,这边请!我们正在施工的3号楼,外墙用的就是装配式构件,跟你们总部项目的工艺一样。”
苏晚没急着去办公室,径直走向3号楼的施工层。脚手架外侧挂着安全网,她扶着栏杆往上走,顾沉舟跟在她身后,偶尔伸手扶她一把,避免她踩到散落的水泥块。到了三层施工面,苏晚蹲下身,从包里拿出卷尺,对着刚安装好的外墙预制板量了起来:“预制板之间的拼缝宽度是5mm,符合规范,但垂直度偏差有2.5mm,超过了你们方案里承诺的2mm标准。”
王总赶紧解释:“苏工,这是工人操作时的小误差,后期我们会调整,保证最终验收时达标。”
“误差不是小事。”苏晚站起身,指着预制板与梁的衔接处,“这里的灌浆饱满度不够,用小锤敲一下就能听出来有空鼓——如果后期出现渗漏,整个外墙的保温和防水性能都会受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结构安全问题。”她说着,从包里拿出小锤,轻轻敲了敲衔接处,果然传出“咚咚”的空鼓声,和其他部位的沉闷声响截然不同。
顾沉舟走过去,接过小锤也敲了几下,脸色沉了下来:“王总,上周工人投诉的安全防护问题,我们也看到了——刚才上脚手架时,有两处安全网的固定绳是松的,还有工人没系安全带就站在临边作业。你们如果连基础的安全和质量都把控不好,顾氏不可能把总部项目交给你们。”
王总的额头冒出冷汗,连忙说:“顾总,我们马上整改!安全网现在就安排人重新固定,工人的安全培训也立刻做,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机会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苏晚收起卷尺,把测量数据记在笔记本上,“恒通建设的工艺和管理都有漏洞,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抱歉。”
离开恒通建设时,王总还在后面追着道歉,苏晚却没回头。坐在车里,她翻着笔记本叹气:“本来以为恒通是最靠谱的,没想到实际情况这么差。剩下两家得更仔细考察才行。”
顾沉舟递给她一瓶水:“别着急,第二家‘中元建设’离这儿不远,他们的项目负责人是我之前合作过的,虽然口碑一般,但工期把控很严,我们去看看再说。”
中元建设的工地在城西,规模比恒通建设小一些,正在施工的是一栋写字楼。苏晚刚走进项目部办公室,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王总,你们这项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啊,后期验收肯定过不了……”
她抬头一看,瞬间愣住——说话的人竟然是林浩,以前跟她在同一个设计院工作,后来因为抢客户闹得很不愉快,最后林浩离开设计院,听说去做了施工队的技术顾问。
林浩也看到了苏晚,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变成嘲讽的笑:“哟,这不是苏大设计师吗?怎么,你也来考察施工队?是自己的工作室接不到项目,来给顾氏打工了?”
苏晚没理他的挑衅,转头对顾沉舟说:“顾总,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顾沉舟瞥了林浩一眼,眼神里带着冷意:“林先生,我们是来考察中元建设的,不是来听你发表评论的。”说完,他跟着苏晚走出办公室,留下林浩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