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的工地,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光伏幕墙安装区已经亮起了临时照明灯。苏晚蹲在安装架旁,指尖抚过激光测距仪的显示屏,反复校准基准线:“张工,把第一块光伏板的安装基准点定在这个刻度,误差不能超过0.5度,我会每十分钟复核一次。”
张工拿着记号笔,在钢框架上画下一道清晰的横线:“苏工放心,安装组的人都经过培训,手里的水平仪和角度尺都是昨天刚校准的,绝对不会出偏差。”
顾沉舟站在不远处,看着周明带来的两名安保人员守在安装设备旁,特意叮嘱:“重点盯紧角度调节器,除了安装组的组长,任何人不准碰,尤其是等下过来的李建军——他要是想靠近设备,直接拦住,不用跟他客气。”
周明点头,将一份文件递给顾沉舟:“这是李建军之前在其他项目的违规记录,他曾故意把光伏板角度调偏3度,导致项目年发电量少了12%,最后开发商花了两百多万重新整改。我已经把记录发给消防和住建部门了,就算他今天想狡辩,也有证据在。”
苏晚起身接过文件,目光停在“整改通知书”的签字栏上——李建军当时用的化名“李工”,和现在的身份完全对得上。她折好文件放进随身包里,抬头看向工地入口的方向:“他应该快到了,我们按计划来,别让他看出破绽。”
七点刚过,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工地门口,穿着灰色西装的李建军从车上下来,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公文包,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他快步走到安装区,目光扫过架上的光伏板,径直走向角度调节器:“张工,听说你们第一次装这种高效光伏板?我带了最新的校准参数,调一下角度能多发电5%,让我试试设备。”
顾沉舟上前一步,正好挡在他和调节器之间,语气平淡:“多谢李顾问关心,我们的安装参数是苏工团队根据本地日照数据测算的,23度的倾角能最大化利用春秋季的阳光,第三方机构也出了模拟报告,就不麻烦您调整了。”
李建军的笑容僵了一下,转而看向苏晚,试图拿出专业姿态:“苏工是吧?我看了你们的设计方案,本地夏季日照时间长,把角度调到20度能减少反光损耗;冬季太阳高度角低,调到25度更合适——固定23度太死板了,不符合实际工况。”
苏晚早有准备,从平板里调出一份《日照辐射强度分析报告》,屏幕上的折线图清晰显示着全年各季度的最佳倾角:“李顾问,这是我们用近五年的气象数据做的模拟,23度是全年综合发电量最高的角度,夏季损失的2%能被冬季多赚的3%抵消,全年净收益反而比频繁调整高1.2%。您说的‘灵活调整’,不仅会增加人工成本,还会缩短光伏板的使用寿命,得不偿失。”
李建军盯着报告上的气象数据来源——市气象局的官方盖章,脸色微微变了。他不死心,又指向一块刚吊装到位的光伏板:“这块板的边框有点歪,我帮你们调一下水平,不然会影响整体密封性。”
说着,他伸手就要去推光伏板的边框,苏晚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李顾问,这块板的水平误差是0.3毫米,在GB -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的允许范围内,不需要调整。而且边框是铝合金材质,外力推动容易导致密封胶开裂,后期会漏水,您不会不知道这个风险吧?”
周围的安装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好奇地看向这边。李建军被当众点破,手腕又被苏晚攥得发紧,脸色瞬间涨红:“你少在这里装专业!我干这行二十年了,用得着你一个小姑娘教我?”
“资历不代表专业,合规才是。”顾沉舟拿出手机,调出周明发来的违规记录照片,“李建军,你2021年在城东产业园项目,把光伏板角度调偏3度,导致发电量不达标,最后被开发商起诉的事,需要我再念一遍判决书吗?”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李建军最后的气焰。他猛地甩开苏晚的手,后退两步,眼神慌乱:“你们……你们早就调查我了?”
“不是调查,是核实。”周明带着两名警察走过来,亮出传唤证,“我们接到举报,你涉嫌与林浩勾结,意图破坏顾氏项目的光伏幕墙安装,现在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李建军还想挣扎,却被警察按住肩膀。他回头看向安装区的光伏板,不甘心地嘶吼:“你们别得意!就算我被抓了,你们的外墙涂料也过不了关!那个供应商……”
话没说完,他就被警察带上了车。苏晚和顾沉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惕——外墙涂料是核心筒外立面的关键材料,不仅要符合绿色建筑的“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还要有耐候性,要是出了问题,比防火板和光伏板的后果更严重。
“张工,外墙涂料的供应商是哪家?已经进场的涂料放在哪里?”苏晚立刻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