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晨光带着细碎的温柔,透过厨房的玻璃窗,落在苏晚面前的玻璃碗里——碗中是切得极细的牛油果虾仁沙拉,虾仁煮得软嫩,牛油果压成泥拌了少许酸奶,顾沉舟还撒了层烤得微黄的燕麦片,营养师说孕18周吃燕麦能补膳食纤维,缓解孕期便秘,这是他特意选的即食款,不用煮就能嚼,怕苏晚费牙。
“慢点拌,不用急,”顾沉舟坐在对面,手里剥着软籽石榴,把晶莹的籽放进小碟里,“你昨天说想动手做点轻食,这个沙拉刚好,不用开火,你也能参与。”苏晚拿着小叉子轻轻拌着沙拉,指尖刚碰到碗沿,腹间就传来一阵轻动,像是安安在“看”妈妈做事。“她动了,好像喜欢我动手,”苏晚拉过顾沉舟的手按在小腹上,没几秒就传来细碎的滑动,顾沉舟眼底亮了,指了指桌角的小音箱:“我把胎心音和童谣混在一起了,你听听,安安说不定会跟着动。”
按下播放键,“咚咚”的胎心音混着轻柔的《小星星》流淌出来,苏晚跟着轻轻哼,腹间的胎动果然变得有节奏,像是在跟胎心音“合唱”。“你看,她能听出自己的胎心,”顾沉舟笑着把石榴籽推到她面前,“多吃点石榴,补维生素C,等下刘主任来对接工作坊,说话也有精神。”
正说着,门铃响了。顾沉舟先扶苏晚站起来,才去开门——是社区的刘主任,手里拎着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工作坊的初步方案。“苏总、顾总,早啊,”刘主任走进来,目光落在桌角的胎心音音箱上,“这是宝宝的胎心吧?真有力!”她坐在沙发上,打开文件袋:“我们计划下周六办第一期工作坊,场地在社区活动中心,已经收拾出‘孕期友好区’,加了靠垫和温水壶,您看流程这么安排行不行?”
苏晚接过方案,上面写着三个环节:“弹性制度落地分享”(苏晚主讲)、“孕期饮食小课堂”(顾沉舟主讲)、“孕期手工互动”(缝鲸鱼挂件)。“流程很合理,”苏晚指着“手工互动”部分,“我可以提前准备材料包,把毛线、纽扣都分好,宝妈们直接缝就行,不用自己找材料。”顾沉舟立刻接话:“饮食部分,我准备讲‘孕期不同阶段简易食谱’,比如孕早期的孕吐餐、孕中期的补钙餐,都做成打印版,给宝妈们带回去。”
刘主任笑着点头:“太好了!我们还联系了三家小微企业的老板,他们也想来听,说想给公司的孕妇推弹性制度。”刚说完,苏晚的手机响了,是之前咨询过制度的小微企业宝妈小郑,声音里带着急意:“苏总,我们老板说愿意推弹性制度,但公司人手少,怕我远程办公没人对接工作,您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苏晚让刘主任稍等,对着电话耐心说:“你可以跟老板提‘核心工作轮岗’,比如你每天远程处理财务报表,让同事帮你收纸质文件,下午两点线上对接半小时,这样既不耽误工作,也不用来回跑。”小郑立刻松了口气:“太谢谢您了!我这就跟老板说,要是成了,我也想参加周六的工作坊,跟其他宝妈学学经验。”
挂了电话,刘主任忍不住夸:“苏总您太会解决问题了,有您在,工作坊肯定能帮到更多宝妈。”顾沉舟端来温柠檬水,递给刘主任:“我们也是希望更多宝妈不用为怀孕放弃工作,您放心,工作坊的材料我们都包了,不用社区费心。”
送走刘主任,顾沉舟提议去小区花园走走——怕苏晚坐太久累。刚走到花园的长椅旁,就看到张姐带着三个宝妈迎面走来,手里还拿着上次分享会的宣传册。“晚晚!沉舟!”张姐笑着招手,“这几位宝妈都是小区里的,听说周六有工作坊,想跟您提前问问,要不要准备什么?”
苏晚拉着她们坐在长椅上,从包里拿出鲸鱼挂件的样品:“不用准备,我们会带材料包,到时候教大家缝这个,简单又好带。”她刚把挂件递过去,腹间就传来一阵明显的胎动,像是在跟其他宝妈“打招呼”,一位宝妈惊喜地说:“呀,宝宝动了!是不是知道我们在聊她?太神奇了!”
顾沉舟趁机拿出胎心音音箱,按下播放键:“这是安安的胎心音,混了童谣,你们听,特别有力。”“咚咚”的声音传开,几位宝妈都安静下来,眼神里满是温柔,张姐轻声说:“要是我怀我家孩子时,也有这么多暖心的分享就好了,那时候总怕公司辞退,天天提心吊胆的。”
回到家,顾沉舟钻进书房,开始整理工作坊的饮食资料。他把孕吐餐的食谱做成图文版,比如“小米姜丝粥”要标清“姜丝切细丝煮10分钟”“小米提前泡2小时”,还附了张自己煮粥的照片,怕宝妈们看不懂;孕中期的补钙餐里,特意加了“清蒸豆腐丸子”的做法,标注“豆腐压成泥,加少许肉末,蒸8分钟即可”,适合牙口不好的孕妇。
苏晚则坐在客厅的地毯上,准备手工材料包。她把浅蓝色毛线剪成统一长度,用彩色小夹子别好;银色鲸鱼纽扣装在小塑料袋里,每个袋子放两颗;针线上还缠了胶布,怕针尖扎手。顾沉舟从书房出来,看到她弯腰整理,立刻走过去扶她起来:“别弯腰太久,我帮你弄,你坐着指挥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