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物流仓库的铁门,顾沉舟的车就停在了门口。苏晚坐在副驾上,指尖反复摩挲着手机屏幕——上面是山区妇幼保健院张医生凌晨发来的消息:“孕38周的李娟今早出现轻微宫缩,已安排住院观察,应急待产包麻烦优先准备”,这句话她看了不下五遍,连带着手里的物资清单都被捏出了浅浅的折痕。
“别担心,应急包昨天已经让工厂单独打包好了,现在就在后备箱,”顾沉舟先下车绕到副驾,打开车门时顺手把暖手宝塞进她掌心,又帮她理了理厚披肩的领口,“仓库里比车间暖和,但还是要慢慢走,我陪你逐箱核对,不着急。”苏晚点点头,跟着他走进仓库,一股淡淡的防潮剂味道扑面而来,货架上按品类码着待产包、纸尿裤和营养品,蓝色的物流标签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负责仓库对接的陈主管早已拿着出库单等候,手里还推着一辆轻便的小推车:“顾总、苏总,所有物资都按联盟会议定的清单到齐了,500套待产包、200包防潮纸尿裤、300份小包装维生素,咱们可以按区域核对数量和包装。”顾沉舟接过出库单,先翻到“应急物资”那栏,确认“应急待产包×1”后面标着“单独存放”,才松了口气,转头对苏晚说:“你先坐在休息区等,我先核对常规物资,应急包最后单独检查。”
苏晚却摇了摇头,拿起一个待产包箱子:“我跟你一起看,张医生说李娟妈妈很紧张,我得确认应急包里的东西都齐了才放心。”她蹲下身(顾沉舟立刻伸手扶着她的腰),打开一个常规待产包箱子,拿出里面的外套——吊牌上“温暖同行”的字样清晰,内侧小口袋里还贴心地放了一张折叠的护理小贴士,是她前几天让设计部加印的。“这个小贴士好,”苏晚把小贴士展开,上面印着“外套清洗:水温不超过30℃”,“山区妈妈可能不清楚有机棉的护理,这样就不会洗坏了。”
顾沉舟走到纸尿裤区域,随手拿起一包防潮装,撕开外层密封袋检查——双层防潮膜紧贴着纸尿裤包装,没有漏气的痕迹。“刘总这边做得很细致,”他把纸尿裤放回箱子,又核对数量,“200包,一箱20包,正好10箱,没少。”陈主管在旁边补充:“每箱都贴了‘防潮存放’的标签,物流车上也会放除湿袋,保证到山区时包装完好。”
轮到营养品区域时,苏晚特意拿起一份小包装维生素,看了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是最近生产的,保质期有两年,没问题。”她又注意到包装上的说明——除了“每日一片”,还加了“饭后服用”的图标,忍不住笑了:“赵总考虑得真周到,山区有些妈妈不识字,图标一看就懂。”顾沉舟凑过来,指着包装角落的二维码:“扫一下看看,听说加了孕期营养视频,比文字说明更直观。”苏晚掏出手机扫码,屏幕上立刻跳出瑜伽老师录制的营养科普视频,声音温和,画面清晰,她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太实用了,妈妈们能跟着学怎么搭配饮食。”
常规物资核对到一半,苏晚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张医生打来的。她接起电话时声音都有些发紧:“张医生,李娟妈妈情况怎么样?”电话那头的张医生语气稍缓:“宫缩暂时稳定了,但还在观察,你们的应急待产包要是准备好了,能不能让物流车优先送过去?我们怕她提前发动。”苏晚立刻看向顾沉舟,他会意,对电话里说:“张医生放心,应急包已经单独打包,我们现在就核对里面的东西,今天下午就让物流车先发这一件,争取明天早上到。”
挂了电话,顾沉舟立刻让人把应急待产包推过来。苏晚蹲下身(顾沉舟半跪着扶着她),小心地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产褥垫、消毒棉片、婴儿襁褓,还有一本张医生手写的《紧急生产处理指南》,封面上用红笔写着“李娟专用”。“还有这个,”苏晚从箱子侧袋里拿出一个小信封,里面是她昨晚手写的祝福卡片,“我写了些鼓励的话,希望能让她放宽心。”顾沉舟接过卡片,上面的字迹温柔:“别怕,我们和宝宝都陪着你,等你和宝宝平安见面”,他心里一暖,帮她把卡片放回信封:“你想得太周到了,她看到肯定会开心。”
应急包核对完,顾沉舟让陈主管安排快递,用最快的时效寄往山区。“下午就能发出,明天早上九点左右到保健院,”陈主管拿着快递单回来,“我跟快递员说了,这是应急物资,会优先配送。”苏晚这才松了口气,靠在休息区的椅子上,摸了摸小腹——刚才核对应急包时,安安轻轻踢了她两下,像是在给她打气。“安安也在担心李娟妈妈吧?”顾沉舟坐在她旁边,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现在应急包寄走了,咱们可以安心核对剩下的物资了。”
剩下的时间里,两人逐箱确认,没放过任何细节:待产包的护理手册有没有漏印二维码,纸尿裤的防潮袋有没有破损,营养品的小包装有没有错发。苏晚还特意抽查了几箱待产包,确认里面的无酒精湿巾数量够,收纳袋的小口袋里都放了体温计。“都齐了,”她把验收表递给顾沉舟,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合格”,“月底物流车出发时,再让跟车的同事核对一遍,就万无一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