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谢辉没等夏竹上门,自己先拎着从 “体内小宇宙” 里翻出的几箱运动饮料,开车直奔西虹市女子足球队的训练基地。这地方藏在城郊的旧厂房里,铁门锈得掉渣,里面的足球场坑坑洼洼,几个穿着洗得发白队服的姑娘正围着一个破足球慢跑,教练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手里攥着个快散架的战术板。
“这就是西虹市女足?” 谢辉停下车,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皱眉。夏竹后脚赶到,手里拿着球队资料,叹气道:“是啊,经费一年就五万,连像样的装备都买不起,去年差点解散了。”
两人刚走过去,教练就警惕地迎上来:“你们是干啥的?记者还是赞助商?要是记者就别来了,我们没什么好说的;要是赞助商…… 我们可付不起广告费。”
“我是来投资的,不要广告费。” 谢辉把运动饮料放在地上,打开一箱递给旁边的队员,“我叫谢辉,想给女足投五百万,专款专用 —— 换场地、买新装备、请专业教练和营养师,不够再追加。”
教练手里的战术板 “啪” 地掉在地上,队员们也都停下脚步,眼睛瞪得溜圆。一个扎马尾的姑娘小心翼翼地问:“老板,您…… 您没开玩笑吧?五百万?我们队成立十年,总共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没开玩笑,合同我都带来了。” 谢辉从包里掏出拟好的合同,“钱明天到账,你们现在就列个清单,缺啥买啥,别省着,越贵的越好 —— 比如队服,要最新款的,带反光条的,晚上训练能发光那种;球鞋要定制的,每个人的脚型都得量;场地得重新铺草坪,再装个恒温棚,冬天也能训练。”
教练手抖着签完合同,眼泪都快下来了:“谢总,您真是我们女足的救星!以后您说往东,我们绝不往西!”
队员们围着谢辉欢呼,夏竹在旁边算着账,笑着说:“换场地加装备大概两百万,请教练和营养师一个月二十万,再加上平时的训练经费,五百万估计半个月就花完了,到时候还得追加。”
“花完正好,咱们再投。” 谢辉刚说完,就听见一阵刺耳的汽车喇叭声,王多鱼的限量版跑车停在门口,他叼着根雪茄,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谢辉,你可真会捡便宜,这么个破球队也值得你投资?我告诉你,这钱投进去就是打水漂!”
庄强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张支票:“多鱼哥说了,他给女足投一千万,条件是球队改名叫‘多鱼女足’,以后比赛得穿印着他头像的队服!”
队员们脸上的笑容瞬间没了,教练也皱起眉:“我们是来踢球的,不是来当广告牌的。”
谢辉拍了拍教练的肩膀,看着王多鱼冷笑:“王总,你是不是来晚了?我刚跟女足签完合同,独家投资,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半年内不能接受其他赞助。”
王多鱼愣了,抢过合同一看,还真有这一条,气得把合同摔在地上:“谢辉,你故意的!你就是不想让我花钱!”
“话可不能这么说。” 谢辉摊摊手,“我这是合理投资,不像你,想用钱砸人家改名字,谁稀罕?再说了,你那一千万,还不够我给球队买十套恒温棚呢。”
周围的队员们忍不住笑出声,王多鱼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指着谢辉:“行!你有种!咱们走着瞧!” 说完,气冲冲地开车走了,庄强在后面追得气喘吁吁。
看着跑车的背影,夏竹忍不住笑:“你早就料到王多鱼会来抢?所以特意加了独家投资的条款?”
“不然呢?” 谢辉挑眉,“这小子眼里只有钱,肯定会跟我抢着花钱,我得先下手为强。对了,咱们去下一个地方 —— 男子举重队,那边更穷,估计投三百万就能让他们把我当神供着。”
果然,到了举重队,情况比女足还惨 —— 杠铃杆都弯了,举重台是用木板拼的,队员们练完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谢辉一开口说投三百万,教练直接当场给谢辉鞠了个躬,队员们围着他问能不能先买几箱蛋白粉。
“买!必须买!” 谢辉大手一挥,“不光买蛋白粉,还得请专业的体能教练,再给每个人配个康复师,训练服要定制的,带透气网的,别热着了!”
忙到中午,谢辉才算把两个球队的投资敲定,夏竹算了算账,加上租办公室的两百万,投资 AI 算命和共享雨伞的一千万,再加上刚投的八百万,总共花了两千两百万,离二十亿还差得远,但至少有了眉目。
“咱们去吃个饭,下午还有正事。” 谢辉带着夏竹去了附近的一家家常菜馆,刚点完菜,就掏出手机给之前联系的环保评估公司打了个电话,“喂,张经理,我昨天跟你说的那几栋烂尾楼,今天能去做评估不?对,就是王多鱼投资的那几栋,重点查一下周边的土壤和水质,费用不是问题。”
夏竹放下筷子,恍然大悟:“你是想让环保评估出问题,让开发商不敢接手?这样王多鱼的烂尾楼就只能砸在手里,钱就亏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