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城的练兵场从清晨就弥漫着肃杀之气,徐达穿着厚重的铠甲,正亲自指导火铳营的弟子校准准星。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排列整齐的火铳上,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砰砰” 的试铳声此起彼伏,每一声都震得地面微微发颤。“都给我瞄准了!穿甲弹可贵,别浪费在空地上!” 徐达嗓门洪亮,手里的鞭子指着五十步外的铁甲靶,“三发之内打穿甲胄的,中午加肉!打不穿的,晚上接着练!”
火铳手们齐声应和,握着铳身的手稳如磐石。不远处的空地上,周芷若正带着剑队演练 “叠阵”,两百名弟子分成三排,第一排屈膝持剑,剑尖斜指地面,第二排半蹲,第三排直立,剑光连成一片银网。她穿着一身劲装,额角渗着细汗,长剑挥舞间,精准挑飞弟子们故意掷来的木刀:“记住,面对高句丽的重装步兵,就用这招卸力!他们的铠甲重,动作慢,咱们的优势在快、在巧!”
小昭捧着一叠情报,快步穿过练兵场,裙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她刚从城主府的文书房赶来,手里的情报还带着墨香,最上面一页用红笔圈着 “高句丽” 三个字。“教主!” 她跑到谢辉身边,递上情报,“高句丽的国王王颛派人扣押了咱们的使者,还放话‘中原义军若敢来犯,定让你们有来无回’!使者的随从逃回来了,说他们在边境增了一千守军,还修了箭楼,想拦咱们的东征路!”
谢辉接过情报,指尖划过 “边境箭楼” 几个字,眉头微蹙。他刚跟赵敏、哈曼联商完东征路线,没想到高句丽竟先动了手。“扣押使者?” 赵敏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手里拿着一张高句丽边境的地形图,上面用朱砂标着箭楼的位置,“王颛这是仗着元廷以前给的那点装备,想跟咱们硬拼。不过他的守军多是临时征召的农夫,没经过正规训练,箭楼也是用土坯砌的,火炮一轰就塌。”
哈曼也走过来,手里把玩着圣火符,橙红色的火焰在符纸上跳动:“圣火符对付箭楼正好!咱们可以晚上突袭,先用圣火符烧他们的箭楼支架,再用火铳压制守军,不用半个时辰就能拿下!”
谢辉点头,目光扫过练兵场的众人:“既然他们先动手,咱们就没必要等三个月了。常遇春,你带五百先锋营弟子,今晚就出发,绕到边境箭楼的后侧,那里是他们的粮草囤放点,烧了粮草,守军不攻自乱;徐达,你带两百火铳手和三门火炮,明天清晨在箭楼正面布阵,等常遇春得手,就用火炮轰箭楼;周芷若,你带剑队守在侧面,防止守军逃跑;赵敏,你跟我一起去前线指挥,顺便确认后续东征的路线;哈曼兄,麻烦你带波斯明教的弟兄,配合常遇春烧粮草,圣火符的威力,也让高句丽人见识见识;丁师姐,你安排后勤队,把伤药、干粮和备用火铳弹送到边境的接应点,再备些御寒的毯子,边境夜里冷。”
众人齐声领命,丁敏君早已让人收拾好了后勤物资,闻言立刻应声:“教主放心!伤药分了轻重伤两类,干粮是刚烤的肉饼,能放三天,毯子也按人头备好了,每个弟兄两床,保证冻不着!”
当天傍晚,常遇春就带着先锋营悄悄出了大都。他穿着一身夜行衣,手里握着弯刀,身后的弟子们也都轻装简行,只带了火油弹和短刀。边境离大都有百里路程,他们骑马疾驰,月色洒在官道上,马蹄声被刻意压得很轻。三更时分,他们终于摸到了箭楼后侧的粮草囤放地 —— 五十个高句丽守军正围着篝火赌钱,粮草堆得像小山,却只盖了一层薄布。
“动手!” 常遇春低喝一声,率先冲出去,弯刀划过,最外侧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倒了下去。弟子们纷纷扔出火油弹,“轰” 的一声,粮草瞬间被火焰包裹,浓烟冲天而起。剩下的守军吓得魂飞魄散,有的往箭楼跑,有的直接跪地投降。常遇春没追,只是让人在粮草堆上多泼了些火油,确保烧得干净,随后放出红色信号弹 —— 这是粮草得手的信号。
此时,徐达的火铳队已经在箭楼正面布好了阵。看到信号弹,他立刻挥手:“火炮准备!目标 —— 箭楼!放!” 三门火炮同时发射,炮弹精准砸在箭楼的土坯墙上,“轰隆” 声里,箭楼瞬间塌了半边,上面的守军惨叫着往下掉。“火铳手,自由射击!” 徐达又喊,两百名火铳手同时扣动扳机,“砰砰” 的铳声里,城头上的守军成片倒下,弓箭根本没法靠近。
周芷若带着剑队从侧面冲上来,“叠阵” 瞬间展开,长剑连成的银网拦住了想逃跑的守军。一个高句丽小校举着长枪冲过来,刚要刺向弟子,就被周芷若一剑挑飞长枪,剑尖抵在他喉咙上:“降不降?不降就死!” 小校吓得脸色惨白,赶紧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谢辉和赵敏赶到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箭楼塌了大半,粮草还在燃烧,守军要么投降,要么被擒,没一个跑掉的。赵敏走到被俘的小校面前,用高句丽语问道:“王颛在边境还有多少守军?后续的援兵什么时候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