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花送来的那袋野山药蛋,像黑暗中擦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给了廖奎和整个技术小组一点实实在在的希望。这东西好歹长得像能吃的东西,不像橡子、蕨根那样,看着就让人心里打怵。
第二天,天色依旧没有放晴的意思,乌云像块脏兮兮的抹布,闷闷地盖在头顶,偶尔还飘下几丝冰凉的雨星子。张小花果然早早地等在了廖奎家院门外,穿着一身打补丁但浆洗得干净的旧衣裳,头发梳成两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背上背着个小背篓,手里还拿着把小药锄。
看到廖奎出来,她的脸又不受控制地红了,眼神躲闪着不敢直视,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廖……廖奎哥,咱……咱走吧?”
廖奎点了点头,也没多话,扛起镐头和筐,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朝着后山张小花所说的那片长野山药蛋的坡地走去。
山路湿滑,泥土粘脚。张小花显然对这片山很熟悉,走在前头,脚步轻快,时不时停下来,指着某些不起眼的植物低声告诉廖奎:“这种草猪爱吃,那种蘑菇有毒,不能碰……”她努力想找些话说,打破这令人心慌的沉默,可除了这些山里的事儿,她也不知道该跟廖奎聊什么。
廖奎大多只是“嗯”一声,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基础植物辨识】技能让他能更清晰地分辨哪些植物具有潜在价值。他发现张小花指认的几种猪草,确实营养价值不错,默默记在心里。
到了那片坡地,张小花熟练地用药锄扒开枯叶和浅土,露出底下串珠似的野山药蛋。“你看,就是这样,顺着藤蔓挖,不难找。”她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挖起来,动作比很多老爷们还利索。
廖奎也没闲着,挥起镐头开始挖掘。两人配合倒是默契,一个负责定位和浅层清理,一个负责大力出奇迹。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衫,山风带着寒意,但埋头干活,倒也驱散了些许寒冷和尴尬。
期间,张小花鼓起勇气,小声问了一句:“廖奎哥,那……那橡子面,真能吃吗?俺听人说,又苦又涩,还拉嗓子……”
廖奎手下动作不停,闷声回答:“处理好了,能吃。总比饿肚子强。”
张小花“哦”了一声,不再多问,心里却对廖奎更多了几分佩服。她觉得廖奎懂的真多,连这种没人要的野果子,他都有办法变成能吃的东西。
一上午的收获还算不错,挖了满满两筐野山药蛋,还顺手采集了不少张小花推荐的猪草。回去的路上,雨势稍微大了些,廖奎把自己那顶破草帽扣在了张小花头上。张小花愣了一下,感受着草帽上残留的、属于廖奎的气息,心跳骤然加速,低着头,耳朵尖都红透了,一路都没敢再抬头。
回到公社,技术小组立刻投入了紧张的“食品研发”。野山药蛋最简单,洗净泥土,直接上锅蒸熟就能吃,口感面甜,虽然比不上正经粮食,但绝对算得上是代食品里的“优等生”了。
难的是橡子面和蕨根淀粉。
尽管廖奎严格按照系统提供的方法,反复浸泡、漂洗、沉淀,但做出来的橡子窝头,颜色灰黑,质地粗糙,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类似于青涩木头的味道。蕨根粉则是黑乎乎的一团,黏糊糊的,带着一股土腥味。
老王头仗着“元老”身份,第一个“试毒”。他拿起一个橡子窝头,咬了一小口,咀嚼了两下,整张脸瞬间皱成了苦瓜,“呸呸”两口吐了出来,灌了半瓢凉水才缓过劲来:“我的娘哎!这……这啥玩意儿?又苦又涩,拉嗓子眼!比喂猪的泔水还难吃!奎子,你这‘手艺’这次可不灵了啊!”
刘寡妇也尝了一口,眉头紧锁,强忍着没吐出来,但脸色也很不好看。连对廖奎盲目信任的赵小深,啃了一口窝头后,也面露难色,小声嘀咕:“廖哥,这……这玩意儿确实有点挑战极限啊……”
廖奎自己尝了尝,那口感确实糟糕透顶。苦涩味虽然比未经处理时减轻了很多,但依然明显,粗糙的质地刮擦着喉咙,难以下咽。他知道,光是“能吃”远远不够,必须得“勉强能入口”,才能推广开来,否则社员们宁愿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这东西。
看着眼前这几盆卖相和口感都极其感人的“成果”,以及组员们愁云惨淡的脸,廖奎陷入了沉默。虚拟训练场可以模拟处理流程,却无法模拟出真正的味觉反馈。现实的困难,超出了他的预估。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那个几乎被他遗忘的、曾经征服了赵小深的技能——【风味提升】!
这个技能主要是针对肉类和常规食材,对代食品这种本身味道极其糟糕的东西,能起作用吗?能提升多少?廖奎心里没底。但事到如今,死马当活马医,只能试试了。
他不动声色地端起那一盆刚蒸好的、颜色最难看、味道也最感人的橡子窝头,走到角落里,背对着众人,心中默念:
“系统,对盆内所有橡子窝头,使用【风味微量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