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出发去省城的日子越来越近,红星公社的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躁动与期待。廖奎心里那根弦也绷得越来越紧,荣誉的余温尚未散尽,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隐忧便已交织袭来。他知道,在踏上前往省城的列车前,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处理妥当,尤其是那些与他最大的秘密——系统——息息相关的事宜。
一个闷热的傍晚,天色擦黑,社员们大多都在家里歇息,村庄渐渐安静下来。廖奎独自一人待在自家那间低矮的土坯房里,闩好了房门,确认四周无人后,他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了那片独属于他的神秘空间——【系统空间】。
三立方米的空间,此刻显得有些拥挤。五瓶飞天茅台如同沉默的贵族,矗立在一角,散发着无形的价值;十四瓶红星二锅头挤在一起,带着市井的烟火气;上海牌全钢手表和“春雷”牌晶体管收音机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奢侈品”水准;特等粳米堆了小半人高,足足一百斤;还有大前门香烟、水果硬糖、麦乳精、全国通用布票以及之前变现和各方资助后剩余的现金……林林总总,几乎将空间塞满。
这些都是他安身立命、甚至可能是在省城打开局面的重要资本。然而,将它们全部带去省城显然不现实,也极其危险。他必须进行一次审慎的清理和规划。
首先,是变现。省城开销大,虽然有了公社补贴、比赛奖金和李主任的资助,但多备些现金和全国粮票总是没错的。茅台价值最高,但也最扎眼。他斟酌再三,决定再出手两瓶飞天茅台。剩下的三瓶,他打算留着,或许在省城有更关键、更稳妥的用途时再动用。红星二锅头可以适当出手一部分,换些零钱和本地票证,以备不时之需。手表和收音机暂时不动,这两样太显眼,容易惹祸上身。特等粳米带一些路上吃,剩下的留在空间里,或者悄悄掺和到家里的粮食中。
思路清晰后,廖奎开始行动。他利用夜色掩护,再次凭借【基础洞察】找到了“老猫”在县城的那个隐秘联络点。这一次交易比上次更加熟练,但也更加谨慎。两瓶飞天茅台和五瓶红星二锅头,为他换回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现金(比地区价格稍低,但胜在相对安全)和一些实用的全国及全省粮票、工业券。
看着手中厚实起来的钞票和票证,廖奎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将大部分现金和所有票证存入系统空间,只留少量放在外面掩人耳目。
回到公社,他开始整理行装。一个半旧的、打着补丁的帆布提包,就是他的全部行李。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旧衣服(刘淑芬偷偷塞给他的那件新衬衣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敢带),那套精装《兽医学》用旧报纸仔细包好,放在最底下,还有洗漱用具和一点干粮。奖状被他小心地卷起来,用绳子系好。至于那幅煤油灯的画和刘淑芬的桃木符,则被他贴身收藏,紧挨着胸口。
就在他忙碌整理时,老王头叼着烟袋溜达了进来,看了看他那简单的行囊,咂咂嘴:“就带这点?省城可不比咱这儿,听说喝口水都要钱!”说着,从怀里掏出两个还带着体温的煮鸡蛋,硬塞到廖奎手里,“路上吃,顶饿!”
廖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暖烘烘的。
赵小深也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神秘兮兮地塞给廖奎一个小纸包:“奎哥,拿着!好东西!”廖奎打开一看,是几支“大生产”牌香烟。“嘿嘿,到了省城,万一要应酬,没烟可不行!”赵小深挤眉弄眼。
陈卫红则送来了一个笔记本,里面是她整理的一些基础理论要点和可能用到的公式:“路上有空可以翻翻,温故知新。”她的礼物总是那么实用而贴心。
甚至连张小花,也托陈卫红转交来一双崭新的、用旧毛线织成的露指手套,针脚细密,看得出花了很大心思。“小花说,省城冬天冷,让你……提前备着。”陈卫红转达的话很简洁,却让廖奎握着那柔软的手套,半晌无言。
只有刘淑芬,没有再公然出现。但在廖奎出发前夜,他回家时,发现窗台上不知被谁放了一小包精心挑选、晒干了的艾叶,还有一小包蒲公英茶。没有字条,但他知道是谁。这份无声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关怀,让他心头沉甸甸的。
王玲群那边倒是消停了不少,或许是张小花跟她说了什么,或许是碍于廖奎如今“身份”不同,她没再来逼问,但每次碰面,那眼神里的审视和未曾熄灭的期盼,依旧让廖奎感到压力。
出发前夜,廖奎最后一次意识沉入系统空间,进行最终清点。
**系统空间(3立方米):**
***飞天茅台:** 11瓶(小心存放在角落)
***红星二锅头:** 15瓶(部分变现)
***上海牌全钢手表:** 1块(谨慎保存)
***“春雷”牌晶体管收音机:** 1台(谨慎保存)
***特等粳米:**约80斤(消耗和留下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