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一节课临近结束时,挂在教学楼走廊和高音喇叭里,传出了清晰而严肃的广播声,回荡在整个农科院的上空:
“全体职工、培训学员同志们请注意!下面播送一则省农科院革命委员会处理决定……”
教室里的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我院原技术员陈思远,思想品质败坏,个人主义极端严重。因其个人不可告人之目的,竟无视组织纪律,私自前往红星公社,打着考察工作之名,行搜集捏造材料之实。其后,更采用匿名信方式,对我院优秀学员廖奎同志进行恶毒污蔑和陷害,捏造其所谓‘生活作风问题’,严重破坏了同志间的革命情谊,干扰了我院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广播里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陈思远的行为,已完全丧失了一个革命干部的基本立场和道德底线,性质恶劣,证据确凿。为严肃纪律,纯洁队伍,教育本人及广大职工群众,经院党委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现决定:开除陈思远公职,注销其城市户口,即日遣送回原籍,交由当地贫下中农监督劳动,以观后效!”
“希望全体同志引以为戒,加强思想改造,严守组织纪律,光明磊落,团结一致,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特此通报!”
广播声落下,教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死寂,随即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
开除公职!遣返原籍!监督劳动!
这处罚之重,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廖奎所遭受的污蔑是何等严重,组织上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是何等之高!
这一刻,所有投向廖奎的目光,都彻底变了。之前的怀疑、探究、尴尬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同情、认可,甚至是一丝敬佩——能在那样的污蔑中坚持下来,并最终让诬告者付出如此惨重代价,这个廖奎,绝不简单!
廖奎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氛围的变化。他面色平静,心中却波澜涌动。这则广播,不仅是对陈思远的最终审判,更是对他廖奎清白的、最权威、最公开的宣告!他的名誉,在这一刻被彻底洗净,甚至比之前更加闪耀!
中午下课铃响,学员们纷纷涌向食堂。廖奎随着人流走进喧闹的食堂,打好饭菜,习惯性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很快,他在隔着几张桌子的人群中,看到了谢薇。
她正和宣传科的几个同事坐在一起,低头小口吃着饭。似乎心有灵犀,在他看向她的那一刻,她也恰好抬起头,目光穿越攒动的人头,准确地捕捉到了他。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食堂里所有的喧闹声、碗筷碰撞声、人语声都瞬间远去。
谢薇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里,瞬间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如同江南清晨的湖面,氤氲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为他沉冤得雪的欣慰,有这半个月来压抑的担忧和思念终于找到出口的激动,有看着他重新站在阳光下的骄傲,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彻底的安心。
廖奎从她的眼神里,读懂了一切。他看到了她深藏眼底的、从未动摇过的信任,也看到了那水雾背后,一丝连她自己可能都未曾完全察觉的、最终放下的释然——关于刘淑芬的那根刺,在此刻,终于被这权威的定论和时间的考验,彻底拔除、消融了。
他不能走过去,甚至不能有丝毫多余的表情。他只能隔着几张桌子,用眼神传递着他的感激、他的思念,和他无声的承诺。
谢薇微微抿了抿嘴唇,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那是一个只有他能看懂的、带着泪意的笑容。随即,她迅速低下头,继续吃饭,仿佛刚才那短暂的对视从未发生。
但廖奎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乌云散尽,阳光普照。压在心头的巨石被搬开,前路的障碍被扫清。他和她,终于可以再次携手,迎着光,走向那个他们共同期许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他收回目光,低头大口吃起饭来,饭菜的滋味,从未像此刻这般香甜。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逆流60年代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