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怜子”这个名字,如同初春最绚烂的樱花,在日本的音乐界乃至更广泛的公众视野中,骤然绽放,吸引了无数赞赏与瞩目的目光。全国大赛的金奖如同一枚分量极重的敲门砖,为她敲开了通往更高殿堂的大门。唱片合约、独家专访、音乐会邀约、甚至一些高端品牌的代言询问,如同雪片般飞向藤本大师的工作室和黑泽光那间小小的安保事务所。
黑泽光既是骄傲,又是担忧。骄傲于女儿的成就,担忧于这骤然而至的名声所带来的纷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聚光灯下不仅有鲜花和掌声,还隐藏着窥探、嫉妒和无所不用其极的炒作。他动用自己所能动用的一切资源(包括系统偶尔奖励的“人际关系微幅优化”和日益精进的安保专业知识),小心翼翼地为怜子筛选着合作对象,审核着合同条款,尽可能地在她周围构建起一道保护屏障,确保她的艺术生涯能够在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里发展。
然而,总有些阴暗角落的蚊蝇,是防不胜防的。
一家名为《东京绯闻速递》的三流八卦杂志,向来以捕风捉影、捏造事实、挖掘名人隐私为生,销量全靠耸人听闻的标题和低俗内容支撑。主编山崎是个脑满肠肥、眼神油腻的中年男人,嗅觉敏锐却毫无底线。“秋庭怜子”的横空出世,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个十六岁的天才美少女音乐家,背景神秘(他们很快挖出她使用的是艺名,本名似乎叫黑泽怜),师从音乐泰斗藤本健一……这些要素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但山崎觉得还不够劲爆,不够吸引那些猎奇的眼球。
他派出手下的狗仔队去深挖“秋庭怜子”的背景。狗仔们很快反馈回来一些零碎的信息:她似乎住在米花町一个普通街区,监护人是一位名叫黑泽光的男性,经营一家小安保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位黑泽先生看起来异常年轻,似乎只有三十岁左右,与十六岁的怜子站在一起,完全不像是父女,反而……
一个恶毒而卑劣的念头瞬间在山崎肮脏的脑子里成型。
“神秘年轻富商倾力培养天才音乐少女?” “师生恋老套了?来看看‘养父’与‘养女’的东京童话!” “秋庭怜子惊人天赋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个个充满暗示和恶意的标题在他脑海中翻滚。他甚至已经让手下P了好几张黑泽光接送怜子上下课、或是站在台下专注看她演出的照片,通过角度和光影的刻意处理,营造出一种暧昧不清的氛围。根本不需要任何实质证据,只需要几段模糊的文字、几张误导性的图片,就足以引爆话题,让杂志销量翻上几番!至于这会给那个正处于上升期的少女和她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毁灭性打击,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快!写稿子!图片处理好!下期头版头条就上这个!”山崎兴奋地对手下记者吼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钞票滚滚而来。
这一切,在暗处悄然进行。忙于应对正规媒体和音乐事务的黑泽光和藤本大师对此一无所知。怜子更是完全沉浸在准备下一场重要音乐会的练习中,对外界的暗流涌动毫无察觉。
然而,有些守护,并非只来自于阳光下的努力。
或许是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渠道,或许仅仅是出于对潜在威胁的某种野兽般的直觉,这条即将被炮制出的丑闻,在它即将被印刷的前夜,触动了某条隐藏在极深阴影中的警戒线。
是夜,月黑风高。《东京绯闻速递》杂志社所在的是一栋老旧的三层商住两用楼。编辑部位于二楼,此刻早已下班,空无一人,只有堆满杂物的办公桌、散发着油墨味的电脑、以及那几台即将用来印刷诽谤内容的机器沉默地矗立在黑暗中。
凌晨两点左右,万籁俱寂。
突然——
“轰隆隆——!!!”
一声沉闷得如同地底咆哮般的巨响,猛然撕裂了夜的宁静!
不是爆炸声,更像是某种结构不堪重负后彻底崩溃的、令人牙酸的断裂和坍塌声!
紧接着,是砖石瓦砾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恐怖噪音,玻璃噼里啪啦碎裂的声音,以及整栋楼都仿佛为之震动的剧烈摇晃!
《东京绯闻速递》杂志社所在的二楼整个楼层,竟然毫无征兆地向内塌陷了将近一半!承重墙、地板、天花板……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捏碎,化为一片废墟!灰尘滚滚而出,瞬间弥漫了整条街道。
幸运的是,时值深夜,楼内无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场面足以吓坏了周围的住户和晚归的路人,惊恐的尖叫声、呼喊声、报警声此起彼伏。
警车和消防车很快呼啸而至,拉起了警戒线。初步勘察结果令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坍塌现场没有发现任何爆炸物痕迹,也没有人为纵火的迹象。调查结论最终指向了“建筑主体结构老化,年久失修,承重构件突然疲劳断裂导致意外坍塌”。
似乎,这真的只是一起不幸却又万幸(无人伤亡)的意外事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