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导师的问题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林晓月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她沉思着,回想起与流云猫初遇时那模糊的情绪感知,回想起森长老教导的“倾听”,以及灵犀阵中那仿佛能与万物共鸣的奇妙感受。
她组织了一下语言,抬起头,认真地回答:“我觉得…灵念不像是工具,更像是一种…桥梁。它连接着我和流云,也让我能稍微感受到其他生灵的情绪和状态。森长老教我要先学会倾听,才能真正懂得诉说。所以,我想…灵念的本质,或许是‘理解’?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想要互相理解的愿望?”
这个回答似乎让青岚清冷的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她微微颔首:“你的理解,触及了核心。寻常御兽师的灵念,如同独木小桥,连接的大多仅是自身契约的伙伴,至多延伸到属性相近的生灵。他们的‘桥梁’,狭窄而专一。”
她的目光变得深邃,落在林晓月身上,也扫过她肩头正凝神倾听的流云猫。
“而你的天赋——‘灵语者’,所构筑的桥梁……更为宽广,甚至可以说,它连接的,是‘可能性’本身。”
终于提到了!林晓月的心提了起来,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流云猫的耳朵也向前绷紧,琥珀色的眼眸一眨不眨。
青岚继续解释道:“它并非单纯指你能与更多种类的御兽沟通——虽然那确实是表现之一。它更深的含义在于,你的灵念具备一种罕见的‘包容性’与‘适应性’。你能更容易地理解不同属性、甚至看似对立存在的内在韵律,能感知到更细微的情绪与能量波动,并且,有可能引导这种理解,促成不同力量之间的协同,而非仅仅是利用或对抗。”
“苏执事所惊讶的‘万象亲和’倾向,正是这种特质的初步显现。它意味着你的灵魂本源,对构成世界的多种基础能量,都具备超乎寻常的感知与共鸣潜力。风,或许只是你显现出的第一道门户。”
林晓月屏住呼吸,努力消化着这些话。桥梁…可能性…包容性…万象亲和…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描绘出的图景远超她的想象。
“这意味着…我以后可能不仅仅局限于风属性?我能理解甚至…运用其他属性的力量?”她试探着问,心跳有些加速。
“属性是你灵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你可以驾驭和深化的‘专长’。”青岚纠正道,语气清晰而冷静,“‘灵语者’的天赋,是你的‘心’与‘魂’的底色。它不会改变你的基础属性,但它可能让你在运用风的力量时,更能理解它与水流的协作,与大地的承载,甚至与火焰的爆发之间的微妙关系。它让你在面对一只岩石系御兽时,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厚重,或许还能察觉到它内核中沉睡的、与大地脉搏相连的韵律,从而找到更巧妙的应对方式,而非单纯的属性对抗。”
她看着林晓月,语气带上了一丝告诫:“但这天赋,亦是一把双刃剑。感知过广,易迷失方向,如同同时倾听万种声音,反而听不清最重要的那一个;共鸣过深,易被他者情绪同化,沉溺于他人的悲喜而忘却自我。若心志不坚,灵念便会沦为杂音的通道,而非理解的主人,最终伤及自身灵魂。这也是为何,你需要远比旁人更系统、更严苛的修行,学习如何驾驭这份天赋,建立心灵的锚点,而非被其驾驭。”
流云猫似乎也听懂了这天赋背后蕴含的沉重与责任,轻轻“咪呜”了一声,用脑袋蹭了蹭林晓月的脸颊,传递来坚定支持的意念,仿佛在说:“我们一起。”
林晓月深吸一口气,心中的疑惑得到了部分解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责任感与对前路的好奇。
“我明白了,青岚导师。”她郑重地说,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会努力学习,驾驭这份天赋,而不是被它控制。不辜负这份潜力,也不辜负森长老和您的指引。”
“期望与否,在于你自身。”青岚的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仿佛刚才那番深刻的阐述只是寻常的课程讲解,“既然你已初步理解灵念与自身天赋的关联,那么现在,让我们开始第一项实际的修行。要加固你这座独特的‘桥梁’,首先需要确保其根基稳固,而非盲目追求宽度。”
她示意林晓月看向身边的沐雨。“现在,闭上你的眼睛,收敛所有刻意散发的灵念,仅仅去‘感受’沐雨的存在。不要试图理解它想什么,不要赋予任何情绪判断,只是最纯粹地感知它的‘存在’本身,它的生命韵律。告诉我,你感知到了什么。”
林晓月依言闭上双眼,努力摒弃杂念,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青岚导师身边那只安静的生灵上。起初,她只能感觉到水榭的微风和湖面的湿气。
但渐渐地,一种宁静、清新、带着雨后森林般湿润生机的气息,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她的感知。那气息稳定而柔和,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却又保持着独特的、如同初生嫩叶般的纯净活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