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清晨,城市在薄雾与晨曦中缓缓苏醒,但XX电力设计院新能源部的办公室里,却弥漫着一股与周末格格不入的沉闷空气。微信工作群里那条“今日正常上班”的通知,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散了所有人残存的睡意。
办公室里,只有几个因项目收尾熬到凌晨的年轻员工趴在工位上小憩。阳光费力地穿过高楼间隙,落在项目经理张立峰那间独立办公室的玻璃墙上,里面空无一人——部门及以上的领导们,一早都被召去总部开紧急会议了。
“吱呀”一声,办公室门被推开,带着一身风尘与疲惫的孙宥拎着行李袋走了进来,眼下的乌青昭示着他刚从外地项目现场连夜赶回的艰辛。
“哟,孙工回来了?”资深的李大姐抬起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没先回家歇歇?这一大早的。”
孙宥把行李往自己工位旁重重一放,苦笑道:“回家?李姐,群里通知周六上班,我敢回家吗?在项目上连熬了四个通宵,本以为周末能喘口气,结果……”他无奈地摊了摊手。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涟漪。办公室里原本昏昏欲睡的几个人都坐直了身子,一种同病相怜的怨怼在无声中蔓延。
“又是张经理的主意吧?”戴着黑框眼镜的王志远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压抑的不满。
孙宥没直接回答,他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满满一杯水,一口气灌下去,仿佛才能压下喉头的火气。他转过身,脸上疲惫的神色被一种混合着讥诮和愤怒的表情取代:“你们……都听说周三在北京那个项目评审会上的事了吧?”
办公室里霎时安静下来,连键盘敲击声都停了,只有中央空调还在不知疲倦地嗡嗡作响。几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孙宥身上,带着探究和某种期待。
“咱们那位张经理,在规划院的专家面前,可是结结实实出了个大洋相!”孙宥冷笑一声,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专家问及风机基础设计的几个关键参数和选型依据,他支支吾吾,一个都答不上来!手忙脚乱地翻了五分钟资料,愣是没找到关键数据在哪,最后还是咱们院随行的刘工看不下去,起身替他解的围。”
一阵压抑的低嗤声在办公室里响起。
“然后呢?”刚入职不久的刘晓倩按捺不住好奇,小声追问。
“然后?”孙宥眉毛一扬,语调拔高,“评审专家不高兴了呗!当场质疑起咱们设计院项目准备工作不到位,做的方案不合理,说需要修改!理由是‘没有充分考虑极端地质条件下的承载力’。”
李大姐倒吸一口凉气:“地质条件?那不是三个月前反复论证,早就定下来的吗?评审材料里写得明明白白啊!”
“谁说不是呢!”孙宥两手一摊,表情夸张,“当时规划院的专家脸色就不好看了。咱们把原始勘探数据、计算书、内部评审批复文件全都摆了出来,证明方案完全符合规范,甚至留有不小的安全裕度。可专家就像中了邪,死活不认,坚持说方案必须修改!”
王志远摇头叹气,用指节敲着桌面:“所以周四晚上,张经理突然在群里发疯,要求各专业全部按照‘新思路’连夜修改方案,就是因为这个?”
“没错!就是他一个人在评审会上丢了人,却要我们所有人跟着擦屁股,连夜大改方案!”孙宥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懑,“我本来周四下午就能回来的,硬是被他一个电话摁在原地,多待了两天配合修改!你们知道各专业私下怎么说的吗?大家说,换作任何一个有经验、懂技术的项目经理,当场据理力争,把我们的计算依据和规范条款摆出来,完全可以给出合理解释,根本不用改方案!平白浪费人力物力!”
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不满的情绪在空气中发酵。
“最绝的还在后头,”孙宥压低声音,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分享什么机密要闻,“评审会结束后,有人亲眼看见,张经理对着规划院的专家组成员,那个点头哈腰、赔笑递烟的样子,跟他在会上趾高气昂指责我们自己人的姿态,简直判若两人!这才几天,‘对外是哈巴狗,对内是战狼’的笑话,就在院里传遍了!”
“精辟!太他娘的精辟了!”王志远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引得旁边打盹的同事一个激灵,“上个星期,就因为他觉得给领导看的汇报PPT‘视觉效果不够震撼’,逼着我重做了三版!每一次都折腾到凌晨两点!”
“你这还算好的,”李大姐接过话头,撇撇嘴,“上次他为了揽活儿,不经任何内部评估,就拍胸脯答应客户一周内交出初步设计,结果呢?我们连续加班加了十天,他倒好,第五天就找个借口‘出差考察’去了,留下我们累死累活。”
刘晓倩也小声补充:“前天下午,我路过他办公室,听见他在里面打电话,声音那叫一个温柔,好像是在跟总部的谁沟通,提到了什么即将进行的人事调整……跟平时对我们吆五喝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