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的力量源自何处,归于何方,它终究属于大秦。别忘了,你是秦人!”
十年了。
这是嬴白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眼前这位至高无上的帝王,也在以父亲的身份同儿子对话。
“父皇……儿臣永不敢忘,儿臣一生皆为秦人!”嬴白低头,声音坚定。
嬴政微微颔首,眸中闪过一丝赞许。
“你已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大月氏一役,做得很好。”
嬴政话音未落,便朝书房门口的侍从轻轻抬手示意。
那侍从立刻上前,双手捧着一只木托盘,盘中静静躺着两卷竹简,泛着陈旧的青色光泽。
“拿去瞧瞧。”嬴政淡淡开口,指尖轻点托盘。
嬴白心中疑惑,伸手取过一卷,缓缓展开。
目光只是一扫,脸色骤然大变。
他手中所握,竟是一道天子诏书。
而诏书的内容,正是针对他本人——命大秦五皇子嬴白即刻启程,赴岭南戍边,永镇南疆。
无归期,无时限,形同流放。
嬴白猛地抬头,直视面前的嬴政。
“父皇……这是?”他的声音微微发颤。
“若你方才仍执意欺瞒,这道圣旨便会正式颁下。”嬴政语气平静,仿佛在谈论天气,“李信虽远在陇西十余年,但朕清楚,他绝不敢对朕有半句虚言。”
“你计谋尚可,却忽略了一点。”嬴政嘴角微扬,笑意里透出帝王独有的傲然,“李信是朕的臣,不是你的棋。朕一道谕令,他即便赴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你以为用生死相逼,就能让他为你所用?”
“你太小看李信了。”嬴政缓声道,“也太高估自己了。”
嬴白僵立原地,手中竹简沉如千钧,喉间发苦,一句话也说不出。
好一个局!
自己费尽心机挑选的替罪之人,竟藏着如此致命的破绽。
原以为黑冰台已察觉端倪,如今看来,不过是自作聪明。
若真被探知,何须等到今日?早该身败名裂。
真正的漏洞,从一开始就藏在李信身上。
那个满头白发的老将,竟不动声色地反手一击,将他推入深渊。
面对嬴政的冷笑,嬴白唯有沉默。
的确,他太过年轻。
李信征战二十多年,当年楚地兵败,损兵十万,连李斯之子李由——也是嬴政的女婿——都战死沙场。
换作别国君主,李信早已身首异处,贬为庶民。
可嬴政不仅留他性命,还让他位居高位。
纵使李斯暗中排挤,李信的地位从未动摇。
这份容忍与重用,背后是绝对的忠诚。
李信忠于大秦,更忠于嬴政。
这一点,嬴白竟然忘了。
他低头望着手中诏书,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败得不冤。
父皇笑他稚嫩,实至名归。
越是深入思索,嬴白心中对父亲的敬意便越深一分。这位执掌天下的君王,不仅谋略深远,驾驭人心的本事更是无人能及。
“打开另一卷。”嬴政的声音平静如常。
嬴白缓缓吐出一口气,伸手取过第二卷竹简,指尖微颤地将其展开。目光扫过第一行字时,他的呼吸骤然一滞。
眼前所见,竟是一纸婚诏!
“这……这是赐婚?”他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望向嬴政。
竹简上的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正是将他与王氏之女联姻的旨意。
成婚?由父王亲自定下的亲事?
他握着竹简的手微微发紧,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这门亲事的对象,居然是王家的女儿?
不是寻常姓王之人,而是那个在大秦举足轻重的王氏家族。
天下王姓何其多,可真正令人闻之肃然起敬的,唯有这一支。
源自周室姬脉,太子晋之后,血统尊贵非凡。
王翦,当今唯一健在的战国四大名将,位列彻侯,官居太师,为国之柱石。
其子王贲,封通武侯,爵关内侯,执掌兵权,深得嬴政倚重。
其孙王离,虽尚年轻,却已显露锋芒,日后必承祖业。
一门两侯,荣光显赫,朝中无出其右。
而自己,竟要与这样的家族结为姻亲?
“若你方才心存欺瞒,此刻早已动身南下岭南。”嬴政语气淡然,“但你未曾辜负朕望,因此,这道旨意,确是为你而颁。”
“几日之后便是你的冠礼,成人之后,理当立室成家。”
“王翦有一孙女,年方十六,与你正相匹配。王氏出身,配得上你身份。此事不必再议。”嬴政言罢,目光坚定。
“我……”嬴白张了张口,却只觉额头隐隐发凉。
就这样定了?
人生大事,连对方模样都未见过,就这么敲定了?
那王家男子,个个浓眉阔面,气势威猛。王贲刚毅如铁,王离亦虎背熊腰,就连王翦本人也是虬髯横生、不修边幅。
这般家风遗传下来的女子,容貌恐怕……
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可他更清楚,这场婚姻绝非仅为儿女私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