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了?!”
周仓的声音如同寒冰碎裂,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怒,在石室内炸响!他周身不受控制溢散的【混沌龙煞罡元】如同实质的黑色风暴,卷起地上碎石,石壁凝结出层层冰霜!炼神还虚境的恐怖威压,让赵铁柱、庞统等人都感到呼吸一窒,连连后退!
汉室倾颓,天下皆知。但“篡汉”二字,如同一道惊雷,彻底劈碎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四百年大汉,竟真的亡了!亡于曹氏之手!
周仓胸膛剧烈起伏,双目赤红。他虽非汉室忠臣,但身处这个时代,耳濡目染,对那曾开创辉煌的王朝总有一丝复杂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汉室这面旗帜一倒,天下抗曹的力量,在法理上便失去了大义名分!刘备的“兴复汉室”口号,威力大减!而曹操……不,现在是魏文帝曹丕,将更加名正言顺地镇压四方!
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剧变!
“何时之事?详细道来!”周仓强压怒火,声音沙哑。
庞统深吸一口气,沉痛道:“就在去岁冬,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定都洛阳,改元黄初。刘备闻讯,于成都称帝,续汉祚,建元章武。孙权虽未称帝,但受封吴王,加九锡,割据江东。自此,天下三分,汉室……名存实亡了。”
刘备称帝了!孙权封王!三国鼎立之局,正式形成!
周仓闭上双眼,脑海中思绪飞转。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碾过了这道坎,而且比他预想的更快!曹丕篡汉,刘备称帝,这意味着一场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而身处魏国腹地荆北的卧牛山,处境将更加险恶!
“曹丕篡位,魏国境内,可有动荡?”周仓再问。
“有,但被迅速镇压。”廖化接口道,脸色凝重,“曹丕称帝后,为稳固统治,一方面大封功臣,拉拢士族;另一方面,对境内反抗势力进行残酷清剿。荆州北部,曹仁加大了对各地豪强和溃兵的围剿力度,对我卧牛山的封锁也更加严密。另外……听闻曹丕已下令,由夏侯尚、徐晃等将筹备南征,目标直指江东!”
南征江东!曹丕这是要趁刘备新立、根基未稳之际,先拿相对较弱的孙权开刀,以震天下!
“刘备……陛下那边,有何动向?”周仓改了口吻。既然刘备已称帝,礼不可废。
庞统道:“陛下新立,百废待兴,首要在于稳定益州,短时间内无力北伐。但已遣诸葛亮整顿内政,筹备军资。陛下……陛下对云长将军之事,依旧悲痛万分,誓灭东吴。只是碍于大局,暂未兴兵。”
局势已然明朗。曹魏势大,稳居中原,虎视江东;东吴割据,面临北伐压力;蜀汉新立,偏安一隅,积蓄力量。而卧牛山,这块名义上属魏、却高举抗曹旗帜的孤地,成了三方势力夹缝中的一根刺,随时可能被碾碎。
压力如山!但周仓心中,那最初的惊怒过后,反而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和冷静。乱世已至,大争之世,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他如今破而后立,实力大进,更有何惧?
他缓缓收敛气息,石室内恐怖的压力渐渐消散。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庞统身上:“士元兄,以你之见,我卧牛山,当如何应对?”
庞统羽扇轻摇,眼中精光闪烁:“司马涅盘成功,实力大进,此乃我卧牛山最大转机!眼下局势,危机并存。危机在于,我山已成魏国眼中钉,肉中刺,曹丕稳定内部后,必遣大军来剿。机遇在于,天下三分,相互牵制。曹丕南征东吴,则其北方、西方防御相对空虚,此乃我军发展之良机!”
他走到石室墙壁前,以指代笔,刻画简易地图:“我军新立,不宜与魏军正面硬撼。当效仿高祖,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第一,对外示弱。司马苏醒之事,需严密封锁,对外仍宣称重伤闭关。令曹仁以为我山新遭重创,无力出击,放松警惕。”
“第二,向北发展。”庞统手指点向荆山以北,“曹仁主力集于襄阳、宛城,防范陛下与东吴。荆山以北,直至伏牛山、熊耳山一带,山高林密,民风彪悍,多有抗魏义士及溃兵游勇。我可遣精干小队,以商队、流民身份渗透,联络豪强,建立秘密据点,开辟第二根基之地!若事不可为,亦可北迁入山,与曹军周旋。”
“第三,结好东吴。”庞统手指滑向东南,“孙权虽与我有杀将之仇,然其目前首要之敌乃曹丕。我可秘密遣使,陈明唇亡齿寒之理,即便不能结盟,亦可达成默契,使其在北伐时,于荆州方向施加压力,牵制曹仁。”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庞统看向周仓,目光灼灼,“便是司马自身!司马新晋炼神还虚,龙煞初成,需时间稳固境界,熟悉力量,创出适合自身的神通战技!唯有司马拥有足以震慑一方的绝对实力,我卧牛山方能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
周仓缓缓点头。庞统的分析,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隐藏实力,暗中发展,合纵连横,提升自身!这是目前最稳妥、最具潜力的策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