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小挫之后,曹仁采纳稳扎稳打之策,一万五千魏军精锐将湖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深沟高垒,每日以强弓硬弩袭扰,却不急于强攻。他在等待,等待来自洛阳的援军,尤其是那支令天下闻风丧胆的精锐——虎豹骑。
湖阳城内,气氛凝重。城外黑压压的军营,如同乌云压城,令人窒息。周仓每日登城巡视,面色平静,心中却如明镜。曹仁在等援军,他何尝不是在等?等江东孙权的动作,等北山潜龙卫的消息,等一个破局的契机。同时,他也在抓紧每一刻时间,巩固城防,整训士卒,尤其是……消化张晟那三千人马。
张晟部经过初战损耗,还剩两千余人,被周仓打散编入各营,由赵铁柱、廖化麾下老卒带领,混编操练,严明军纪。张晟本人被任命为副将,地位尊崇,却无实际兵权。其两名心腹副手也被调任闲职。张晟心中不满,但见周仓赏罚分明,待士卒优厚,自身实力又远逊于周仓,只得暂时隐忍,暗中却与旧部联络,蠢蠢欲动。
周仓对此心知肚明,却佯作不知,只是密令潜龙卫加强对张晟及其旧部的监控。眼下大敌当前,内部不稳,需以雷霆手段震慑,却又不能逼其狗急跳墙。
僵持半月有余,斥候传来消息:曹魏援军已至新野,由大将徐晃率领,步骑一万,其中更有五百虎豹骑!不日即将抵达湖阳!
消息传来,城内一片哗然。虎豹骑!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重甲骑兵,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五百虎豹骑,其冲击力足以改变一场战役的走向!
压力骤增!
军议堂内,灯火通明。周仓、庞统、赵铁柱、廖化、张晟等核心将领齐聚,气氛压抑。
“虎豹骑……”赵铁柱脸色凝重,“当年在长坂坡,俺老赵见识过这玩意的厉害,人马俱甲,刀枪难入,冲起来跟铁疙瘩似的,不好对付!”
廖化沉声道:“湖阳城小墙薄,若被虎豹骑突入城内,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将其阻于城外!”
张晟眼神闪烁,开口道:“司马,虎豹骑虽利,然其笨重,利于平原野战,不利攻城。我军只要坚守不出,待其师老兵疲,或可寻机破之。”他此言看似稳妥,实则是想保存实力,不愿硬拼。
庞统羽扇轻摇,摇头道:“守城固然稳妥,然被动挨打,终非长久之计。徐晃生性谨慎,用兵老辣,若其与曹仁合兵,步步为营,围困消耗,我军粮草有限,久守必失。需主动出击,打乱其部署。”
周仓目光扫过地图,手指点向城外一处名为“落雁坡”的丘陵地带:“徐晃援军自新野而来,落雁坡乃其必经之路。此地坡缓林密,不利于骑兵展开,却可设伏。”
众人眼睛一亮。
庞统抚掌道:“司马高见!落雁坡设伏,半渡而击!可派一支精锐,趁其行军疲惫,立足未稳之际,突袭其中军,若能击溃甚至擒杀徐晃,则援军不战自溃!”
“末将愿往!”赵铁柱、廖化同时请命。
张晟迟疑一下,也拱手道:“末将亦愿往!”
周仓看向张晟,目光深邃:“张将军勇气可嘉。然,伏击徐晃,需一击必中,非勇猛即可,更需沉稳与绝对服从。赵大哥,元俭兄,你二人各率本部精锐,再从我中军抽调五百尖刀死士,由元俭兄统一指挥,秘密出城,潜入落雁坡设伏!务必隐匿行踪,待徐晃中军过半,听号令出击,直取其中军大纛!”
“诺!”赵铁柱、廖化凛然领命。
周仓又看向张晟:“张将军,伏击之事,贵在隐秘,人多反而易暴露。你部新附,恐配合生疏。不如留守城中,与我一间守城,待伏兵发动,曹军必乱,届时你率部出城夹击,可建奇功!”
张晟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法反驳,只得抱拳:“末将遵命!”
计议已定,当夜,廖化、赵铁柱率三千精锐,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潜出湖阳,消失在夜色中。
三日后,午时。斥候飞马来报:徐晃援军已至落雁坡十里外,正在休整,预计申时抵达坡下!
周仓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战。他亲自登上北门城楼,远眺落雁坡方向,灵识如同无形的触手,缓缓延伸出去。突破至炼神还虚后,他的灵识范围已达十数里,虽无法清晰感知细节,却能捕捉到大规模军队的行进和气机变化。
申时初,地平线上烟尘扬起,魏军旌旗隐约可见。徐晃大军,来了!
城头守军屏息凝神,弓上弦,刀出鞘,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张晟按刀立于周仓身侧,眼神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魏军先锋部队缓缓进入落雁坡谷道,队伍严整,戒备森严。中军大纛之下,一员金甲老将,手持开山大斧,威风凛凛,正是徐晃!其身旁,五百虎豹骑人马俱甲,如同钢铁丛林,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煞气!
魏军行进谨慎,斥候四出,不断探查两侧山林。眼看中军即将完全进入伏击圈……
突然,异变陡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