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机台旁,杨建迅速展开部署。谢全才快步上前询问:需要我也加入改造小组吗?当然!杨建爽快应允,看穿师傅羡慕大家参与改造的心思。他直接安排道:您带组员单独成组,图纸稍后给您,遇到问题随时找我。谢全才顿时眉开眼笑——原本正冲击八级钳工的他,见到全员投入机械改造后按捺不住热情。接过图纸,他立即带领团队投入工作。
至此,一车间已组建六支精锐改造小组,场面蔚为壮观。整个车间沸腾不已,众人热议不断:两位八级工亲自带队,还有这么多七级钳工集体出动!六大高级工小组同时推进改造,我们车间这阵势不得了。赵师傅就靠这次改造升了八级,好多人都突破了技术瓶颈。真希望早点改造我的设备,在**钳工级别停滞太久了。有人低声议论:易师傅怎么没来?他可是八级工。嘘...听说他技术还达不到这种高规格改造要求。不知不觉间,工人们已将参与改造视为高级技工的专属资格。
贾东旭听闻此言,神情骤变,急忙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师父。
易忠海面色阴沉至极。
这局面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令他怒火中烧。
可眼下既无法扭转众人议论,他思索片刻,还是迈步走向吕水田。
吕主任,我要加入改造小组。
他开门见山道明来意。
易师傅,这事归杨主任主管,您得先征得他同意才行。
吕水田滴水不漏地回应。
他当然不会主动去替易忠海说情,这烫手山芋还是留给当事人自己处理。
易忠海听完脸色愈发难看。
要他向杨建低头,这口气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
最终只能作罢,悻悻返回工作岗位。私下议论就随他们去吧,反正自己技不如人的谣言终会不攻自破。
此时杨建完全不知车间里的 ** 。
他正全神贯注盯着新编入小组的进度,见各环节井然有序,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突然新增三支队伍,肩上担子确实不轻。
想到后面还有十几个车间等着改造,更是倍感压力。
好在他可以调遣嫡系成员,通过记忆共享让他们自主开展工作,这才稍感宽慰。
杨主任!
二车间郑主任突然到访。
杨建立即转身相迎。
郑主任笑容可掬地递上名单:这是我们车间全员名单,从上到下都在这里,接下来二车间的改造就全仰仗您了。
我先看看。杨建接过名单仔细查阅。
杨建颔首示意。
他接过名单,执起墨笔,逐一圈选勾画。
不论工匠等级高低,但凡对自己绝对忠诚的死士,尽数选入名单,共计十七人。
就这十七人,麻烦安排过来。
他将名单递交给对方。
杨主任,这其中还有一级钳工,是否妥当?
郑主任面露疑虑。
郑主任大可放心,凡在我手下效力者,纵使一级钳工,不出数月必能晋升高级工匠。
杨建从容作答。
明白了!多谢杨主任,往后还望您多指点我们车间的钳工培养。
郑主任猛然忆起杨建的过人之处——第一车间两位八级钳工正是他亲手栽培。暗骂自己愚钝,竟忘了这桩要事。
他暗下决心要笼络杨建,若能培养出几个八级钳工,就不必再受吕水田的轻蔑。
举手之劳。
杨建淡然挥手。
郑主任随即告辞离去。
此后各车间主任纷至沓来,个个笑容可掬,恭敬有加,不敢有丝毫怠慢。
杨建依旧挑选所有死士入伍。
这些忠诚下属最大的优势便是令行禁止。
他绝不希望出现桀骜之徒扰乱工作秩序。
不远处——
吕水田望见众主任对杨建卑躬屈膝的模样,不禁感慨:如今杨建的待遇已堪比杨厂长了。
短短时日竟有如此威望,果然非同凡响。
116:朝阳行动
杨建目送最后一位车间主任离去。
终于如释重负。
人员选拔总算敲定,十几个车间聚集的死士已逾两百之众。
各车间主任承诺明日调人过来。
杨建思及此事,顿感重任在肩。
所幸这些都是他的心腹手下,足够忠诚,不然若有人心怀不满,处理起来反倒棘手。
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事,跟吕水田打了声招呼,便独自返回了研发部。
走进车间,杨建径直来到零件加工区,开始为新款枪械打磨部件。图纸早前就已设计完毕,趁着闲暇,他打算先完成组装,存入系统空间以备不时之需。
这类零件构造简单,以他八级钳工的手艺,不到四十分钟便全部完工。
带着零件回到办公室,他迅速完成组装。一把与M1911外形相近的半自动 ** 出现在桌上。他试拉套筒模拟击发,手感颇为顺畅。
将枪械收入系统空间后,他随手写了张字条搁在黑鼠的物件上:“买六盒 ** 。”
眼下枪已备好,只差 ** 。他清楚黑鼠有特殊渠道,交给他办再合适不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