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研发部时不由一怔——卫城东他们竟破天荒全员到齐,此刻正全神贯注研读技术手册,这般勤勉与往日拖沓作风判若两人。要知道往常即便研发空调那会儿,这群人也总要磨蹭到九十点钟。而现在,晨钟未响,离八点正式开工尚早。
杨主任!
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响起。
杨建略一颔首,走近打量他们研读的内容,见仍在基础学习阶段便不作点评,转身往办公室走去。
基站与信号器的研制急不得,光是吃透理论就够他们钻研许久。
不过嘛......待到火候差不多时,自然该他出手点拨。
总不能让这些家伙一直兜圈子。
(
最近画图太辛苦,杨建打算先歇几天缓缓劲儿。
回到办公室后,他继续躺着养神。
午饭照例在研发部解决。他最爱在这儿吃饭——食堂直接送餐到门口,不用排队就能领到堆成小山的饭菜,荤素搭配还免费,简直是美差事。
这种特殊待遇多半是那群公子哥的老爸们活动来的。就算贵为一厂之长,要没这层关系也得老老实实去食堂挤窗口。不过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提这点小要求,倒也合情合理。
饭后杨建溜达着去车间转悠,突然发现曹大雨和宋子旭像变了个人——原先在研发部养的白白胖胖的俩小伙子,现在瘦得跟普通工人一个样儿。
天老爷!他忍不住叫出声。
杨主任?您怎么来了?曹大雨从文件堆里抬头。
宋子旭也搁下正在翻找的订单本,两人齐刷刷望着他。
研发部那边忙完了,过来瞅瞅你们进度。
曹大雨立刻来了精神:主任是不是又整新发明了?
就折腾了个新式电话机,叫手机。杨建轻描淡写带过。
宋子旭苦笑着摇头:可惜现在车间事儿多,要不真想跟您搞这项目。
当这副主任真不是人干的。曹大雨揉着发黑的眼圈感慨。
杨建瞅着俩人瘦脱相的模样,深有同感地点头。
呵——宋子旭突然笑出声,难不成你还想回去当混日子的米虫?
早不想啦!曹大雨把订单本拍得啪啪响。
曹大雨干脆利落地回绝了。
两人接下任务后,便匆匆离开办公室,各自赶往车间。
杨建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这些年轻人确实想改变现状。
他们的父辈都是能力出众、贡献卓着的人物,自己却顶着“无能”的帽子,任谁都无法甘心。
人总归要有点志气的。
杨建巡视了一圈办公室,发现曹大雨和宋子旭已经把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他抬脚向车间走去。
查看过几处需要调整的地方后,他转身往钳工车间方向走去。
自从新车间投入使用,他就再没去过那边,趁现在有空正好看看情况。
刚踏进一车间,吕水田立刻放下搪瓷缸子,满面春风地迎上来。
“杨主任,可把您盼来了!”
尽管一车间最近出了点小状况,但杨建带来的十八名八级钳工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个月还受到了厂里表彰。作为车间主任,吕水田自然觉得脸上有光。
“新车间刚投产实在抽不开身,今天得空就过来转转。”杨建笑着解释。
“理解理解!您专心忙新车间就行,这边已经步入正轨了。”吕水田劝道。他不想让杨建分心太多。
“成!”杨建应着声,却还是在车间里转悠起来。
“杨建!可算见着你了,现在找你比见厂长还难!”
谢全才见他来了,停下手里的活儿,上前问候。
众人也围拢过来,纷纷向杨建问好。
大家都清楚新车间事务繁忙,杨建没空过来也是情理之中。
“师傅,我可一直惦记着您,这次专程来看您,也顺便瞧瞧大伙儿。”
杨建笑着答道。
这番话让众人心头一暖。
谢全更是感动不已。
“杨建,一车间有吕水田在,咱这么多八级钳工应付得来,你把那边忙活好就行。”
他赶忙说道。
实在不忍心看徒弟太操劳。
瞧杨建脸色微倦,想必在新车间没少受累。
“不打紧!”
杨建摆了摆手。
并未察觉师傅的担忧。
若知道谢全才的想法,他八成要苦笑——这倦色是因昨夜与丁秋楠缠绵过头,尚未运功调息罢了。
简单寒暄后,他适时催大伙儿返岗干活。
接着又在一车间转了转。
易忠海见他突然现身,惊得手一抖,差点被机器绞伤,以为杨建来查贾东旭那档子事。
杨建不置可否地笑笑,转身离去。
这事与他无关,懒得追究。
随后他巡视了其他车间。
几位主任殷勤备至,端茶递水,关怀不断。
(
原因有二:一是杨建如今身兼两车间主任之职,成为领导跟前的大红人;二是他实实在在为各车间培养了八级钳工——改造小组里多则两人,少则一人通过考核。虽然数量不及一车间惊人,但这已足够让众人欣喜若狂,对杨建感恩戴德。毕竟八级钳工本就稀缺,不少车间至今仍无此等人才。杨建此番破冰之举,众人岂能不真心欢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