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秋,济南国的天空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平静中。黄巾渠帅司马俱率领的五万部众驻扎在漯水西岸,成为曹刘双方争夺的焦点。此时的司马俱,在连月征战中已学会了在夹缝中求存的道理,他手握重兵,静观其变。
曹军大营内,郭嘉凝视着地图上司马俱大营的位置,对曹操分析道:
“司马俱此人,狡诈多疑却又贪恋权位。如今他坐拥五万之众,自以为奇货可居。明公若想收服此人,需示以诚意,更要让他相信,投靠明公是他最好的选择。”
曹操会意:“奉孝的意思是?”
“我已派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前往。”郭嘉淡淡道,“许以镇东将军之位,独领一军之权。不过...”他话锋一转,“戏志才必不会坐视。”
与此同时,在幽州军大营,戏志才也在与赵云分析局势:
“司马俱部久驻漯水,粮草将尽,军心浮动。郭奉孝必已派人前去招抚。此人重利轻义,很可能会被曹操的条件所动。”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赵云问道。
戏志才羽扇轻摇:“司马俱固然重要,但其麾下将领未必都与他同心。特别是他的副将王度,此人重情义,对麾下士卒极为爱护。我们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当曹操的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镇东将军的印信来到司马俱大营时,这位黄巾渠帅确实动心了。
“曹公诚意,司马将军想必已经看到。”使者侃侃而谈,“将军若率部来归,不仅官拜镇东将军,还可独领一军。”
司马俱眼中闪过贪婪,但多年的乱世求生让他保持了最后一丝警惕:“容某与部下商议。”
就在司马俱犹豫不决之际,戏志才派出的密使已经见到了副将王度。
“王将军可知道,去岁投靠曹操的徐和部三万将士,如今何在?”密使开门见山,“曹军将其精锐尽数抽走,老弱全部遣散,任由其自生自灭。”
王度脸色顿变:“此话当真?”
“在下奉戏志才先生之命,特来告知实情。”密使取出一份名单,“这是被曹军遣散的将士名单,其中大半已经饿死荒野。将军若投曹操,麾下这些跟随多年的弟兄,恐怕也难逃此劫。”
正当司马俱大营内暗流涌动之际,赵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次日清晨,赵云仅率十余名亲卫,单骑来到司马俱大营前。
“常山赵云,请见司马将军!”
守营士兵慌忙通报。司马俱与麾下将领闻讯,皆感意外。
赵云被请入大帐,面对满帐持刀而立的黄巾将领,神色自若。
“赵将军此来,是要与我为敌吗?”司马俱试探道。
赵云环视帐内,目光最后落在曹操使者身上:“非也。云此来,是要让司马将军与诸位看清一个真相。”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这些是曹军整编降卒的实录。诸位可知道,投靠曹操的部众,精锐被抽走补充曹军,老弱则被就地遣散。试问,在如今这饥荒年月,被遣散的弟兄们该如何生存?”
帐内顿时哗然。曹操使者急忙反驳:“赵将军这是危言耸听!”
“是不是危言耸听,一看便知。”赵云将文书传给在座将领,“我军对待降卒,向来是全数接纳,妥善安置。王度将军若是不信,可派人去我军屯田处查看,看看那些归顺的弟兄们是否都在安心耕种。”
王度猛地站起,怒视曹操使者:“原来如此!你们是要吞并我军精锐,抛弃老弱弟兄!”
司马俱还在犹豫:“这个...”
“将军!”王度痛心道,“这些弟兄跟随我们出生入死,怎能说弃就弃?”
帐内顿时分成两派,支持投曹与反对的将领激烈争吵起来。
混乱中,王度拔刀指向曹操使者:“我王度宁可战死,也绝不做背弃弟兄之事!”
大帐内顿时刀光剑影。赵云在亲卫保护下退出帐外,冷眼看着这场内讧。
这场火并持续了整整一天。
当夜幕降临时,司马俱大营已经一分为二。东营由司马俱率领,约两万精锐,决定投靠曹操;西营由王度控制,也有两万之众,多是军中老弱和他们的家眷,愿意归顺刘备。
消息传回双方大营,郭嘉与戏志才的反应出奇地一致。
“各得两万,势均力敌。”郭嘉在曹营中轻叹,“戏志才这一手,漂亮。”
而在幽州军营,戏志才则对赵云说:“经此一役,郭奉孝应该明白,在青州这块棋盘上,他不可能为所欲为。”
这场看似平分的交易背后,实则暗藏玄机。
司马俱带走的都是军中精锐,装备较好;而王度部虽然多是老弱,却都是誓死相随的忠诚部众。
“得精锐者,需防其反噬;得人心者,可期其效死。”戏志才在接收王度部众时,对赵云如是说。
秋风吹过济南国的原野,将这场离间计的余波带向远方。
曹刘双方各得两万降卒,表面上平分秋色,实则都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曹操获得了急需的精锐兵力,刘备则收获了誓死效忠的部众。
但双方谋士都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司马俱与王度分别投入新的阵营,青州战场上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当所有的黄巾势力都被收编完毕之时,就是曹刘双方不得不正面对决之刻。
喜欢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