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的工作室技术室,六块显示屏拼成的BIM模型正亮着冷蓝色的光。苏晚握着触控笔,在光伏幕墙的节点图上标注着最新参数:“南立面玻璃选用超白Low-E双银玻璃,透光率75%,遮阳系数0.32,刚好能平衡采光和能耗——刚才跟玻璃厂家确认过,这种玻璃的交货期能控制在45天内,不影响幕墙安装。”
技术组的小杨指着模型里的支撑结构:“苏工,光伏组件的重量比普通玻璃重15%,我们要不要把幕墙龙骨的壁厚从8mm加到10mm?虽然会增加点成本,但安全性更高。”
“不用,8mm足够了。”苏晚调出结构计算书,屏幕上跳出一串数据,“龙骨的材质是Q235B钢,8mm壁厚的抗弯强度是120MPa,光伏组件的均布荷载是0.7kN/㎡,计算下来安全系数有1.8,远超规范要求的1.2——我们要在安全和成本之间找平衡,不能盲目加量。”
就在这时,苏晚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周明打来的。她接起电话,周明急促的声音立刻传来:“苏工,不好了!华宇钢构的前负责人张涛,刚才接受了‘都市快报’的采访,说您当初给华宇发过‘技术变更单’,要求把核心筒钢构件的厚度从12mm减到10mm,还说‘是为了节省成本才牺牲强度’,现在网上已经开始传了!”
苏晚握着触控笔的手猛地一顿,冷蓝色的光映在她脸上,眼底瞬间凝起寒霜:“他胡说!核心筒钢构件的厚度是根据抗震等级和竖向荷载算出来的,12mm是最小值,减到10mm的话,抗弯承载力会下降28%,根本不符合GB -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我怎么可能出这种变更单?”
“顾总已经知道了,正在往工作室赶。”周明补充道,“我刚看了采访视频,张涛还拿出了一张打印的‘变更单’,上面有‘苏晚工作室’的假章,日期是上个月——就是我们跟华宇签合同的时候。”
苏晚挂了电话,立刻打开电脑搜索相关新闻。果然,“都市快报”的官微已经发了采访片段,张涛对着镜头“声泪俱下”:“我当时就劝苏工,10mm太薄了,不安全,但她非要我改,还说顾总那边已经打过招呼……现在华宇的构件被查,她就把责任全推给我们!”评论区里已经有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质疑:“原来设计师为了省钱连安全都不顾?”“顾氏是不是跟苏晚有猫腻?”
“别慌。”一只温热的手轻轻按在苏晚的肩上,顾沉舟不知何时已经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我刚让周明查了张涛的背景——他去年因为挪用华宇的采购款被开除,还欠了一笔赌债,林浩肯定是用还债的钱买通了他。至于那张假变更单,漏洞太多,一戳就破。”
苏晚回头,看到顾沉舟眼底的坚定,心里的慌乱渐渐平复。她接过文件,是周明整理的“张涛失信记录”——里面有华宇的开除通知书、法院的债务判决书,还有他去年因为伪造单据被行业协会警告的记录。“有这些证据,就能证明他的人品有问题,说的话不可信。”苏晚快速翻着文件,又补充道,“变更单的技术漏洞更明显——我设计的12mm厚度,是根据核心筒的轴力1200kN算出来的,用PKPM软件模拟过,10mm根本扛不住,张涛连基本的结构计算都不懂,编的谎言太假了。”
顾沉舟点头,打开自己的电脑,调出跟华宇的所有沟通记录:“我们跟华宇签合同后,所有技术对接都是通过企业邮箱,有已读回执和时间戳。你看,上个月我们只发过三次邮件,都是关于构件的防锈处理要求,根本没有所谓的‘厚度变更’——这些邮件可以作为铁证。”他顿了顿,又点开一个文件夹,“还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里面明确写着‘华宇送检的构件厚度是10mm,但设计要求是12mm’,这说明是华宇自己偷减厚度,跟你没关系。”
技术组的小杨也凑过来,指着BIM模型里的应力云图:“苏工,我们可以把12mm和10mm的应力模拟图做个对比,10mm的应力值已经超过了钢材的屈服强度,用红颜色标出来,一看就知道不安全——普通人也能看懂这个图,比光说数据管用。”
“好主意!”苏晚立刻行动起来,小杨在一旁协助调整模拟参数。屏幕上很快出现两张对比图:12mm的构件应力云图以绿色为主,标注“应力值95MPa<屈服强度235MPa”;10mm的则大部分是红色,标注“应力值250MPa>屈服强度235MPa”,旁边还配了一行通俗解释:“红色区域代表构件会被压弯,无法承受核心筒重量”。
顾沉舟看着两人默契的配合,拿出手机给公关部打电话:“立刻准备澄清声明,分三个部分:第一,放张涛的失信记录,证明他的可信度;第二,展示企业邮箱的沟通记录,证明没有变更要求;第三,用应力模拟图和第三方报告,说明是华宇偷减厚度。另外,联系‘都市快报’,让他们删除不实报道,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