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爆队员的防爆靴踩在核心筒20层的钢板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他戴着厚重的防护手套,手里的金属探测器贴着黑色包裹缓慢移动,屏幕上的波纹始终平稳——没有金属导线,没有爆炸物特有的频率波动。周围的人都屏住呼吸,苏晚攥着顾沉舟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视线死死盯着那个鞋盒大小的包裹,心里既盼着是虚惊一场,又怕里面藏着更棘手的东西。
“初步判断无爆炸风险。”排爆队员的声音透过头盔麦克风传来,带着些许电流杂音,“准备拆封,注意防护。”
另一名队员递过特制的拆封钳,钳口缓慢插入包裹缝隙,防水布被一点点剪开。当包裹内层的透明塑料袋露出来时,苏晚先松了口气——里面没有缠绕的导线,只有三个银色金属瓶、一把生锈的钢丝钳,还有几张揉皱的纸片。
“不是炸弹。”周明的声音里带着庆幸,刚想上前,却被苏晚拦住。
“别碰,先检测金属瓶里的液体。”她快步走到排爆队员身边,指着透明袋里的瓶子,“之前养护水里的是盐酸,这瓶子里的可能是别的腐蚀剂。”
排爆队员拿出便携检测仪,刺破一个金属瓶的封口,将检测探头伸进去。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成分:草酸溶液,浓度15%,具有强腐蚀性。”
顾沉舟的眉头拧得更紧:“草酸能腐蚀钢筋和混凝土,他带这个来,目标不是爆炸,是破坏结构。”
这时,苏晚捡起掉在地上的纸片,展开一看——是半张撕烂的钢筋检测报告,上面隐约能看到“C60核心筒用钢”“屈服强度≥500MPa”的字样,还有一个模糊的日期“”,正是工地最近一批钢筋的进场日期。“他要动钢筋。”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这张报告是我们上次钢筋验收的存档件,他怎么会有?”
顾沉舟立刻拿出手机给资料室打电话:“立刻检查最近一个月的材料验收报告,有没有丢失或被复印的记录,尤其是钢筋和混凝土的!”
挂了电话,他看向周明:“带两队安保去钢筋仓库,24小时值守,每五分钟巡逻一次,另外在仓库门口装两个临时监控,对着大门和钢筋堆,别留死角。”
“明白!”周明转身就往楼梯间跑,脚步声在空旷的核心筒里回荡。
刘队长这时也带着两名警员赶到,看到地上的包裹和检测报告碎片,立刻蹲下来拍照取证:“草酸腐蚀钢筋,会让钢筋的屈服强度下降,要是核心筒的钢筋出问题,整个楼的承重都会受影响——这比爆炸更隐蔽,也更致命。”
苏晚点头,拿出手机调出钢筋仓库的布局图:“我们这次用的是HRB400E螺纹钢,全部堆在仓库东侧,靠近市政路,之前为了方便卸货,留了个临时通道,可能是个漏洞。”
“我让人去封了临时通道,只留正门进出。”顾沉舟接过她的手机,在图上圈出几个关键位置,“另外,让钢筋班组的人现在就去仓库,逐个检查钢筋的表面,看有没有被腐蚀的痕迹。”
就在这时,检测队的王工拿着混凝土钻芯样本跑过来,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苏工,顾总,钻芯结果出来了——表面5厘米的混凝土强度只有52MPa,确实不达标,但内部10厘米以下的强度能达到63MPa,符合C60标准,应该是酸性水只渗透到了表层。”
苏晚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一点:“还好只是表层受损,不用全部拆除。”她立刻拿出笔和纸,快速画起修复方案,“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表层,先把受损的5厘米混凝土凿掉,清理干净后涂界面剂,再抹上环氧树脂砂浆,养护7天,强度能达到65MPa以上,不会影响核心筒的承重。”
顾沉舟看着她笔下的图纸,线条流畅,数据精准,眼底闪过一丝心疼——从早上到现在,她连口水都没顾上喝,眼里全是项目的事。他伸手把她手里的笔拿过来,放在桌上:“先跟我去吃点东西,修复方案让技术部的人细化,你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不行,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苏晚又把笔拿起来,“钢筋还没检查完,万一有问题,后果更严重。”她顿了顿,抬头看向顾沉舟,语气软了下来,“等我安排好钢筋检测和混凝土修复的事,再跟你去吃,好不好?”
顾沉舟知道劝不动她,只能妥协:“我陪你一起去钢筋仓库,你查钢筋,我协调人手,这样快一点。”
两人和刘队长打了招呼,就往钢筋仓库走。路上,资料室打来电话,说最近的材料验收报告没有丢失,但上周有个自称“监理公司实习生”的人来复印过钢筋报告,当时工作人员没核实身份,就让他复印了。
“肯定是孙强。”苏晚咬牙,“他早就盯上钢筋了,之前混进工地,就是为了拿验收报告,摸清我们的钢筋型号和堆放位置。”
顾沉舟握紧手机:“刘队长已经在查那个‘实习生’的监控了,应该很快能找到线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