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89 章:新车首驶破晨雾?诸地捷报续新篇
嘉靖二年(1526 年)?六月十一
卯时?天刚蒙蒙亮,京城军工总院的空地上,改进后的汽车已整装待发。作为军工总院院长、兼任工部右侍郎的赵小匠,正带着工匠团队做最后检查 —— 加大的铁皮油箱牢牢固定在车身侧面,能装五十斤汽油;驾驶座旁加装了两个木制乘客座,车顶搭着帆布遮阳棚,车头两侧还装了两盏黄铜车灯,电池藏在座位下方。此次首次长途试驾目的地为苏州,全程约八百里,同行者除赵小匠外,还有镇国公、枭龙卫提督、锦衣卫提督陆砚昭,其长子陆绎,以及陆砚昭正妻、锦衣卫指挥使沈知薇(今夏)。
“最后检查:油箱加满,车灯能亮,备用机油和工具都装好了。” 赵小匠趴在车底,仔细检查传动轴的固定情况,语气比上次试车更沉稳,“陆国公,减震器我又调了一次,长途颠簸应该没问题,就是路面若有坑洼,还得慢些开 —— 军工总院后续会研发更耐磨的橡胶轮胎,搭配胎面花纹设计,届时能适配更多路况。”
陆砚昭点点头,拉开驾驶座车门,手里拿着手绘的路线图:“咱们走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官道,路面平整些,每天开两百里,四天能到苏州。路上每五十里有驿站,我已让枭龙卫直属营的内卫组提前沟通,备好汽油与补给。” 沈知薇坐在乘客座上,摸了摸柔软的棉垫,笑着说:“比马车舒服多了,还有遮阳棚,夏天赶路也不怕晒。以后锦衣卫传递紧急密报,或许能用这种汽车,比快马还省时间。” 陆绎则检查着车灯,按下开关,暖黄的灯光照亮了晨雾:“晚上赶夜路有车灯更安全,而且这汽车动静小,比马车更适合隐蔽行动,枭龙卫执行任务时或许也能用得上。”
卯时末,晨雾渐散,陆砚昭启动汽车,发动机 “嗡嗡” 运转,比上次更平稳。“出发!” 他踩下油门,汽车缓缓驶出军工总院,沿着官道向东南方向驶去 —— 大明第一辆汽车的首次长途试驾,正式开启。
辰时?京郊西山密林,晨露未散,枝叶间透着微凉的风。镇国公、枭龙卫提督陆砚昭,在完成汽车试驾初始行程后,赶往西山枭龙卫训练营地 —— 作为编制十万人的精锐卫所,枭龙卫全员装备军工总院研发的步枪(带刺刀、弹夹供弹,可单发可连发)与手枪,下设六大作战营,此次视察重点为各营装备适配与战术训练情况。
“陆国公,夜枭营、苍狼营、猎鹰营、猛虎营、雄狮营各一万五千人,已完成新枪械列装;直属营两万人(含藏锋队五千人)也已做好训练准备。” 枭龙卫直属营副营将林宇迎上前,递上训练简报,“藏锋队内的特勤组(张泽带队,一千人)、稽查组(秦康带队,五百人)、边军组(王泽勇带队,五百人)、海疆组(李斌带队,五百人)、海外组(沈军带队,五百人)、内卫组(赵乾程带队,两千人),正按您的指令开展专项战术演练。”
陆砚昭接过简报,沿着林间小径走向训练场,林宇紧随其后汇报:“夜枭营秦安营将反馈,新步枪连发模式在丛林伏击战中优势明显,射程与射速比传统弩箭提升三倍;苍狼营魏无羡营将也说,手枪便于近身格斗,搭配刺刀使用,能有效提升单兵作战能力。” 穿过一片密林,前方传来整齐的枪械操练声 —— 猎鹰营李颖营将正带领士兵演练卧倒射击,猛虎营陈猛营将则在指导士兵进行刺刀冲锋,雄狮营林峰营将负责战术阵型调度,各营训练井然有序。
“停止训练,汇报装备适配情况。” 陆砚昭话音刚落,各营将立刻上前待命。秦安率先开口:“回国公,夜枭营在夜间突袭训练中,发现步枪瞄准镜需适配夜视功能,军工总院已答应后续改进;魏无羡补充道:“苍狼营在骑兵协同训练中,希望能研发车载枪械支架,让步枪可固定在马车上,提升机动火力。” 陆砚昭点头,看向随行的赵小匠(军工总院院长):“这些改进需求,军工总院需尽快跟进,枭龙卫肩负边防、海防与特殊任务,装备需兼顾实用性与灵活性 —— 就像新造的汽车,既能载人又能拉货,未来也可考虑加装防护与武器,作为作战支援车辆。”
赵小匠连忙记录:“陆国公放心,我回去后立刻组织团队研发,车载枪械支架可优先适配汽车,后续再推广至马车。” 辰时过半,视察结束,陆砚昭叮嘱林宇:“让各营继续加强训练,藏锋队特勤组与海疆组需做好协同,近期海疆可能有倭寇活动,需提前戒备。” 待林宇领命离去,陆砚昭才转身赶往官道 —— 他还要追上沈知薇与陆绎,继续未完的长途试驾。
刚行至密林出口,远处传来马蹄声,朱载林身着常服,带着两名侍卫赶来。“老师!” 朱载林跳下马,快步走到陆砚昭面前,“朕听闻老师今日视察枭龙卫,特意过来看看,新枪械的训练效果如何?” 陆砚昭躬身行礼:“陛下,各营已完成新枪械列装,训练效果显着,只是部分装备需后续改进适配。” 朱载林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训练场:“有老师统筹,朕放心。那汽车朕还没见过,等老师从苏州回来,务必带朕试试 —— 若好用,将来兵部、枭龙卫的调度都能用上。” 陆砚昭应道:“臣遵旨,苏州试驾结束后,定第一时间向陛下汇报。” 待朱载林离去,陆砚昭才继续赶往官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